中国山东网·新感知5月17日讯 5月16日,民族舞剧《大染坊》排练启动仪式在山东剧院举行。山东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特邀导演组孔德辛、郭海峰等主创团队,主演刘迦及全体演职人员,与13家媒体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作为山东近30年来首部重磅投入的舞剧作品,该剧以经典鲁剧IP为根基,以舞蹈艺术重述民族工业传奇,预计今年10月与观众见面。
深耕齐鲁文化:从“布” 到“魂”的精神叙事
舞剧以清末民初淄博周村为背景,聚焦印染大亨陈寿亭从乞丐到民族企业家的跌宕人生。以“染坊”为叙事切口,串联个人奋斗与家国命运,通过 “布” 的象征意象与色彩语言,展现主人公心怀天下、自强不息的儒商精神,直击传统与现代、民族工业与外来资本的矛盾,勾勒近代中国实业的艰辛图景。
山东歌舞剧院院长李贝在致辞中强调,《大染坊》是独属于山东的文化符号 —— 电视剧版自2003年首播以来,以商战叙事与人物塑造成为 “鲁商精神” 的经典载体。此次舞剧改编,既是对本土历史资源的深度挖掘,更借经典 IP 影响力强化 “山东故事” 传播,推动齐鲁文化在当代舞台的创造性转化。
主创揭秘:当肢体语言碰撞历史厚重
导演组围绕创作理念展开深度解读。孔德辛提出,舞剧需在“地域特质”与“现代审美”间寻找平衡:保留山东纺织、染布等文化符号的同时,以蒙太奇手法与虚实交织的舞台呈现,吸引年轻观众感受历史温度。“陈寿亭不仅是山东人,更是民族精神的缩影。”她表示,剧中将通过舞蹈语汇凸显人物坚韧不拔的气质,打造兼具艺术价值与传播力的时代佳作。
郭海峰则聚焦舞剧创作的独特挑战:“没有台词辅助,全靠肢体‘说话’,如何让观众‘看懂’情节逻辑,是最大难点。” 他透露,团队将借鉴电视剧的情感内核,以现代艺术手法创新叙事,在“情理之中”的故事框架下,注入“意料之外”的舞蹈表达,让鲁商精神与爱国情怀通过肢体语言自然流淌。
主演突破:南方舞者如何诠释“山东大汉”?
特邀主演刘迦坦言,饰演经典角色陈寿亭“压力与挑战并存”。为跨越地域文化差异,他正从外形与内在双向打磨:一方面通过健身塑造符合人物身份的体魄,另一方面深入研究电视剧及史料,理解角色的内心层次与时代命运。
“舞剧的魅力在于肢体的诗意表达,结合舞美、道具的创新设计,我们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陈寿亭。”他期待,通过舞蹈的独特张力,让这一传奇人物在舞台上焕发新生。
从采风到排练:一年筹备铸就文化精品
据悉,该剧自2023年10月启动多轮专家论证,2024年3月起主创团队深入淄博、济南等地采风,挖掘地域文化细节;同期面向全国招募40名演员,完成系统性专业训练。5月16日起正式进入排练阶段,计划以近半年时间打磨肢体语言与舞台呈现,力求以精品姿态展现山东文化底蕴。
民族舞剧《大染坊》的创排,不仅是经典IP的创新性转化,更以民族工业题材为全国舞剧创作注入新活力。随着排练的推进,相信这部融合齐鲁文化根脉与当代艺术语言的作品,有望成为山东文化品牌的新名片,为传统文化传承与艺术事业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中国山东网记者 马文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