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月月有花、季季有景”,是不少市民对于生活环境的美好期许,同时也是枣庄市环境变化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枣庄市重点围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部署一定数量的公园绿地建设任务,推动公园绿地逐年增量提质,让枣庄从“一座岗楼两盏灯、一把花生逛全城”的鲁南煤城蝶变为“一城山水满城绿、满城园林一城景”的鲁南绿城。
“现在走在枣庄的路上,你会发现公园多了,绿地多了,孩子们玩耍的地方也多了。”不少市民面对枣庄的这一改变都发出了感慨。记者了解到,2023年截至5月底,枣庄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8771公顷,公园绿地452个,其中口袋公园229处,生态街巷825条,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7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20%,林荫路覆盖率88.18%,“一城山水满城绿、满城园林一城景”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初具雏形。
从“煤城”到“绿城”,枣庄都做了哪些努力?在6月29日召开的“2023年城市“微公园”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枣庄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孔令东给出了答案。“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每年都在征集民意基础上,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惠民实事’等形式,安排部署一定数量的公园绿地建设任务。”孔令东表示,城市管理局作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围绕‘一城山水满城绿,满城园林一城景’的绿色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将群众身边“微公园”作为“民生园林”建设重点,有效实现了增加城市绿量、优化生态环境、增益民生福祉的目的。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枣庄市委、市政府倾力为最广大的市民群众提供无差别的城市园林绿化产品和服务。枣庄市城市管理局委托专业机构重新修编《枣庄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枣庄市公园体系规划》,按照“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规定,将占地面积 400平方米以上的小微绿地和城市绿道全部纳入规划管理,将各类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在居民小区旁、群众家门口,确保了各类公园绿地全面、均衡、有序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有效实现了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全域覆盖和生态福祉的普惠均衡。2019至2022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建设各类公园游园128处、城区生态街巷160余条、道路绿化节点210个。据测算截止2022年底,枣庄市的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94%,“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同时,枣庄市根据自己的特点,统筹推进城市山体、水道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依山建园、傍水筑绿,在保留原有自然生态肌底的基础上,建设提升了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公园,初步形成了“山环水绕、山重水复、山青水绿、山欢水笑”的崭新城市风貌。
保留特色,更要推出特色。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滕州市挖掘了鲁班故里“科圣鲁班、工匠之祖”和“斗拱”“鲁班锁”,薛城区总结了“铁道游击队精神”“奚仲造车”,市中区总结了“中兴文化”“煤窑井架”,峄城区总结了“石榴”“青檀精神”,台儿庄区总结了“台儿庄大战”“运河文化”等文化元素,使四方来宾能够快速形成对城市的认知。并且,枣庄市通过对具有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老房屋、老雕塑、老树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一部分,实现了对城市文化历史记忆的传承,使那些带有特定历史记忆的街巷、片区有机融入现代元素,打造了具有枣庄特色的现代版“小城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具体点位确定后,枣庄市直面问题,针对开放共享具体点位客观条件和服务设施的缺陷、不足,迅速开展了整改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先后完成了57处监控摄像头、26处公厕、82个灯杆、52处《开放共享告知牌》、96位休闲座椅、19套石桌石凳、59个果皮箱的安装设置、整改提升,并印刷了3600份《开放共享明白纸》,用于宣传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开放共享具体点位。(来源: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