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魏集镇河套崔村是一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庄,村里家家户户以种植果树为生。果品丰收期,果农们为了方便将一些腐烂的果子就近倾倒在家门前的垃圾桶内。由于传统模式下的垃圾桶数量较多,位置相对分散,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较大,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腐烂的果子混合着其他垃圾散发出酸臭气味,还容易滋生蚊虫,极大地影响了村内群众的居住环境。
得益于全县在沿黄村庄开展的“撤桶建亭”、上门收集试点行动,魏集镇以河套崔村为代表的沿黄十个村庄率先建起了垃圾分类亭,并为环卫工人配备了“垃圾分类”专用电动三轮车。这样一来,不仅环卫工人的工作任务得到了减轻,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自该试点活动施行以来,村内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了切实提升保洁员的福利待遇,加强队伍管理。惠民县将全县1281个自然村的保洁员(每个自然村1名)工资纳入了财政预算,先后出台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惠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奖代补”考核排名办法》,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同时,该县向社会公开环卫考核标准和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县、镇、公司三级督导考核机制,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监管网络。该县选择城乡接合部和黄河沿岸的村居,开展“撤桶建亭、上门收集”试点;实行“管干分离”,一把扫帚扫到底,并剥离下属企业的环卫清扫业务,由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全面承接。
垃圾桶从设到撤,惠民县城乡环卫工作变化的背后是专业管理经验的提炼、认知和突破。目前,该县已建成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主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园、建筑垃圾消纳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各类垃圾处理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目标,有效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蔡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