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舌264元一斤,四个迷你可颂20元?小心身边的“零食刺客” |
来源:齐鲁网视 访问量:2386 |
近日,有网友爆料,自己去良品铺子买零食,疑似遭到“鸭舌刺客”,折算下来价格惊人达到528.8元/kg,相当于264.4元/斤,引发热议。 疑似“鸭舌刺客” 价格264元一斤 据悉,广东市民隆先生吐槽,在良品铺子随机拼凑零食,想着估计大几十块钱,最后付款三百多元,之后看小票才发现,这些零食动辄单价一两百元,其中最惊人的要数鸭舌,标价居然高达528.8元/kg,相当于每斤264.4元。
零食店“背刺” 两颗话梅64元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都曾称被零食店“背刺”。
去年3月,上海一男子在逛商场时,发现一种“高端”话梅,标价为160元50克。换算下来,一斤需要1600元。出于好奇,男子让营业员给他装了点话梅。 装了两颗之后,他就赶紧制止,在视频中说道:“再多了我买不起。”没想到,一称重之后他还是懵了,两颗小小的话梅,价格竟然高达64元。 20元仅4个小拇指大的迷你可颂 据中国网报道,近日,上海一家甜品店20元仅4个小拇指大的迷你可颂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表示这个可颂个头太小,还不够塞牙缝,物价夸张,真的会有人买吗? 对此,店员介绍,这款迷你可颂已经出售一两年了,20元是由公司统一定价,在韩国的店也是这个价格,没有因为在上海才这样定价,并且该款可颂的销售量很好,买的人挺多。 散装零食行业标签套路多 其实,商场里零食店的散装称重商品是明码标价的。既然商家明码标价,觉得太贵可以不买,那为何又有诸多网友觉得被话梅“刺了一刀”呢? 据北青报报道,虽然都是明码标价,但是这类零食商家对于价格单位的标注,则有别于大众日常认知的计价体系。 “我们标的是50克的价格,也就是一两。”在朝阳区一商场的某个零食品牌柜台前,一位销售人员对顾客解释道。而这位顾客向记者表示,他看着价签上的标价都是几块钱到十几块钱,觉得也不贵,就挑了几种买给孩子,总共看着不到一斤的零食,一结账却要200多元钱。
价格单位“不合理” 门店差评较多 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曾“零食刺客”,也有人吐槽表示现在门店里的零食单价过高。 在大众点评网上,上述品牌的门店评分都不高,大部分的差评均表示价格单位标得“不合理”。
有网友留言“没有铺满食品袋底部的话梅肉就要6、70元、十几片果干就要100多元、半袋糖果近200元的消费凭证”,以及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被忽悠怨气的文字。 一位网友甚至评价称,“不是秦始皇那时候就统一了度量衡吗,为什么别人都按斤卖,在同一个商场里却有商户能按两卖东西”。 还有网友将自己购买散装话梅的经历拍成小视频,引发了一众网友的共鸣。 小重量为单位标价的品牌越来越多 有相关的市场人士表示,与超市、网络上售卖的预包装零食不同,进驻商场的零食店除了对原材料要求更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外,还需要承担更大的租金、人工和营销成本。比起同类的包装产品要好一些,价格贵也有一定理由。但是,高于行业水平的价格也使其丧失了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这些商家也就需要标一个看上去亲民的价格,将顾客吸引到店里。 那么,这么做违规吗?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商户应当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计价单位和价格。但对计价单位是具体的数量单位“个”或“只”,还是质量单位“千克”“斤”,抑或是具体的克数,并没有作出详细要求,只要标示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即可。 不仅如此,不“按斤标价”,而是用“50克”“100克”“250克”,甚至“1克”等为计价单位的商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是熟食品牌,有的是花草茶品牌,还有一些干货店铺。 事实上,消费者也认可高品质的商品应该卖出高价格,也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不能接受一些商品较高的售价。 但是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家少些套路,让大家明明白白的消费,而不是玩文字游戏来愚弄消费者。更不希望自己花了钱买了东西,反倒埋怨商家套路,又埋怨自己抹不开面子拒绝。购物本应是你情我愿,没有人愿意被当成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海报新闻) |
上一条信息: 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 “最 下一条信息: 折扣收回!北京官宣认房不认贷后开发商深夜 |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