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花样翻新(健身视野) |
来源:齐鲁网视 访问量:3098 |
青岛城市学院—— 这里有间“体育超市” 本报记者 孙龙飞 绿茵场上,飞盘俱乐部的学生奔跑传接;湖面上,皮划艇队员跟随教练口号奋力划桨;攀岩墙上,同学们“飞檐走壁”向顶峰冲刺……走进青岛城市学院,运动身影随处可见。 该校以俱乐部形式开展体育教学,不仅涵盖足篮排、乒羽网、游泳等常见项目,还引入飞盘、瑜伽、搏击等新项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健身需求。“就像逛‘体育超市’,选自己喜欢的项目,练起来更有动力了。”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陈佳乐说。这学期,她加入橄榄球俱乐部,训练很辛苦,但心情很愉悦。 自2008年设立首个体育俱乐部,到2017年正式纳入教学体系,青岛城市学院目前已成立23个体育俱乐部。学校征集学生意见并进行论证开设课程,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的局限性,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导向、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为保证俱乐部高质量发展,学校引进专业人才担任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运动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目前,全校学生体育参与度达97%,每年体测成绩稳步提升。 会计与金融学院学生阎姝同加入台球俱乐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不仅掌握技能,还成为台球裁判。俱乐部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面试招新、活动拓展,有的负责器材维护。“俱乐部老师鼓励大家‘一专多能’,引导我们学习修杆、执裁或参与管理,这些都是宝贵经验。”外国语学院学生刘锦涛说。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比赛的志愿服务、执裁等活动,近两年约200名学生获得体育职(执)业资格,增加了人生的可能性。 看到学生从俱乐部走向广阔舞台,该校校长助理寇燎原很开心,“我们将继续挖掘体育的多元价值,实现以体育人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拥有更灿烂的未来。”
|
上一条信息: 【中国教育报】用心托举幼儿的“玩家”梦— 下一条信息: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 |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