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雨,缠绵了数日,时断时续,仿佛天空也在积蓄着什么。就在这看似寻常的午后,酝酿的情绪陡然爆发——乌云如墨翻涌,顷刻间,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迅速连成狂暴的雨幕,一场毫无预兆的暴雨席卷了加油站。短短半小时,天地间已是水汽蒸腾,白茫茫一片。
站在加油站便利店内,透过狭窄的后窗望去,我的心猛地一沉。站房后墙与外围高墙之间那条常年被忽略的夹道,此刻已沦为一片汪洋,浑浊的积水在狭窄的空间里咆哮、翻滚,水面高度赫然已逼近三十厘米,更令人揪心的是,水面正一寸寸向上漫溢,距离空调外机管线穿墙而过的那个孔洞,仅剩毫厘之差。那墙洞此刻如同一个沉默的威胁,只要暴雨再持续片刻,或者积水再上涨几厘米,汹涌的脏水必将倒灌而入,便利店顷刻间便会化作汪洋。
危机迫在眉睫,容不得半分犹豫,我迅速套上厚重的雨衣,蹬上及膝的雨靴,一头冲进倾盆大雨之中。后巷的景象比在窗内所见更为触目惊心:漂浮的广告牌、散落的杂物如同失事的船只残骸,在水面上无序地冲撞,进一步堵塞了本就微弱的排水路径。站房屋顶的雨水汇聚成粗壮的水柱,如同瀑布般哗哗地倾泻而下,冰冷沉重地砸在雨衣上,视线瞬间模糊。
顾不得浑身被雨点击打的疼痛,我首先冲向那些漂浮的障碍物——广告牌、纸箱、废弃的油桶盖……奋力将它们拖拽、堆叠,在墙边勉强排列整齐,为水流腾出通道。但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罪魁祸首”深藏巷底——那是经年累月堆积如山、早已板结腐化的枯枝败叶,它们像一道顽固的堤坝,死死堵住了生命的排水口。深吸一口气,我抄起靠在墙边的大扫帚,弓身逆着水流,艰难地向夹道最深处跋涉。积水没过了雨靴边缘,站稳脚跟后,我双手紧握那沉重的扫帚柄,不再试图与那厚重的淤泥落叶层硬碰硬地“挖掘”,而是俯下身,看准水流的方向——我要“借水攻水”!将扫帚深深插入那堆积物的底层,借助积水自身的巨大冲击力和浮力,用尽全力向前推送、疏导。一下、两下……浑浊的水流仿佛被赋予了意志,开始裹挟着那些沉积多年、散发着腐败气息的枯叶、垃圾,翻滚着、推挤着,顺着我开辟的路径向前奔涌。扫帚成了杠杆,水流成了动力,我与这场暴雨展开了一场奇特的合作。终于,那顽固的“堤坝”松动了,黑褐色的淤泥、腐败的枝叶,如同溃败的军团,被汹涌的积水裹挟着,冲出了狭窄的夹道,汇入了远处低洼的排水沟渠。回望那条刚刚经历“巷战”的夹道,水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那个曾岌岌可危的空调管线墙洞,终于再次清晰地显露在水面之上,一场潜在的灾难,暂时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倘若刚才心存一丝侥幸,行动慢上半拍,此刻便利店内恐怕已是水漫金山,商品浸泡,设备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与暴雨的短兵相接,绝不仅仅是清理了一条淤塞的夹道。它像一道刺眼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被日常忽视的角落——那些堆积的落叶,那些随手放置的杂物,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孔洞缝隙,在极端天气的考验下,竟能成为如此巨大的隐患源头,便利店的墙洞暂时安全了,但日常管理中“疏于清理”的“落叶”,却可能在其他角落悄然堆积,等待下一次不期而至的暴雨,带来更汹涌的危机。隐患的清扫,永远在路上。这场“巷战”的胜利,是一次及时的补救,更是一记响亮的警钟:在风雨来临前,莫让懈怠的“落叶”,堵塞了我们安全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