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9日讯(记者 杜伟 见习记者 李燕琦)6月9日上午,枣庄市召开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群众体育生活满意度新闻发布会。枣庄市体育局党组书记高志勇致发布辞。
据高志勇介绍,到2025年,枣庄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到达42%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他说,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战略引导下,着眼推动共同富裕,枣庄市从六个方面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实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持续完善市、区(市)、镇街、社区村居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户外多功能运动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推进凤凰绿道片区提升工程的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市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不少于4个,新建健身步道不低于80公里,新建社会足球场地不少于4个,每万人拥有社会足球场地超过0.9块;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成效和品质,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推动体育系统管理的训练基地、体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统筹各类人群健身需求,利用旧仓库、厂房、商业设施等既有建筑以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改造建设小型、多样、便民的体育场地设施;监督落实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健身设施建设。加强全民健身设施运营和管理维护,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管理机制,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的服务监管,加快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周边公众开放,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率。
二是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组织好四年一届的市运会和每年一届的全民健身运动会,以及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元旦长跑、清明节登山、重阳节登高等活动,创新举办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大运河系列冬泳节、龙舟赛、马拉松赛、“行走大运河”健步走等品牌赛事,擦亮城市体育名片;统筹疫情防控,创新线上办赛模式,拓展云端赛事。大力发展社区、村居体育,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以镇街、社区村居为单位,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身群众为骨干,组织举办社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推动社区村居体育健身活动的常态化、多样化,助力健康社区村居建设。推进特色健身活动开展,加强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围棋、国际象棋等项目的推广,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支持皮划艇、铁人三项、击剑、马术、滑板、冰雪运动等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发展;立足车祖文化,开展各类赛车活动。
三是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推广体育社会组织“1+2+N”模式,市、区(市)和镇街各级,均以1个体育总会为枢纽,以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2个人群体育协会为桥梁,大力发展各单项体育协会,培育一批融入社区、下沉村居的基层体育俱乐部和单项协会;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体制内组织机构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健身活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扩大队伍规模,不断提高技能和水平,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全民健身志愿者组织建设,健全服务全民健身的教练员、裁判员评价体系,引导专业教练员、裁判员参与组织社区、村居健身技能培训和体育活动;发挥优秀运动员、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大学生等具有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专业人员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四是完善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体系。定期到各类人群聚集的学校、社区、村居、机关事业单位和厂矿企业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实施“全民健身技能入户工程”,线上线下相结合向公众推介健身项目、传授健身技能,开展科学健身宣讲,普及科学健身知识。鼓励各区(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承接社区、村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智慧体育服务平台,推送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提供健身场地预约、赛事报名、政务服务、健身设施报修等数字化应用服务。
五是完善特定人群健身活动体系。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及各级工人文化宫、职工文体协会、老年体育组织作用,广泛开展机关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及喜闻乐见的人群赛事活动。完善残疾人体育训练和康复设施,办好残疾人各类赛事活动。组织妇女积极参与群众性健身活动,提高妇女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统筹规划,办好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推动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扎实开展。
六是完善全民健身体育文化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宣传全民健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健康生活方式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发挥全民健身基层典型人物和单位的示范效应。注重挖掘体育运动项目文化内涵,丰富体育文化表达方式。鼓励创作体育微电影和短视频、体育音乐、体育动漫等具有健身内涵、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全民健身文化作品。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推广,支持体育文化载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