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美丽山东建设有了时间表、路线图,也标志着生态山东将向美丽山东“华丽”转变。
“省生态环境厅将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美丽山东底色更加靓丽’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实化措施,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要求,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全面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在2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介绍省生态环境厅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资料图片 王锋摄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着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有序推进碳达峰。
着力强化环境要素保障支撑。实行“两高”行业“五个减量替代”。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探索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跨市调剂机制。引导重点排放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推进省内排污权交易试点。
着力培育壮大生态环保产业。支持省环保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环保管家等环境治理模式创新试点。
聚焦蓝天、碧水、净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协同控制提升空气质量。深化区域协同治理,2023年年底前,完成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重点时段精准管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陆海统筹增加优良水体。建立“流域—河口—近岸海域”相衔接的目标管理体系,完成排污口溯源整治。推动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完善“一河口一湿地”布局,创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开展南四湖东平湖等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严把关口促进土壤安全利用。严格重点排污单位监管,开展受污染耕地监督性监测,持续排查整治土壤污染隐患。严把供地关口,严格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准入。推进非法开采地下水清理整顿。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豆科野大豆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全力推进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监管。强化“三线一单”源头管控,守牢生态安全边界。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生态补水,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推动黄河口、长岛国家公园建设。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黄河三角洲等9个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建好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和东方白鹳、黄河刀鱼、野大豆、青头潜鸭等动植物定位观测研究站。持续开展海湖河联袂“放鱼养水”活动。
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扎实推进《规划纲要》落地,打造“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生态文明强县等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建设集群。深化完善横向为主、纵向补充的生态补偿机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抓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紧盯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进度和质量。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年内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法开采地下水清理整顿等开展专项督察。
完善环境信访工作体系。持续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向生态环境部门反映问题线索。
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着力构建“自动监测和电量监管全程监控+问题线上整改审核”的全闭环非现场执法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
提升固体废物监管能力。保持对涉危废违法犯罪活动高压严打态势,建设危废全程信息化监控系统,推进分级分类管理。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消除固体废物环境隐患。
完善核与辐射监管网络。强化涉源单位安全警示教育,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回头看”。
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准备。持续系统地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风险源逐个落实管控措施。推进环境应急相关数据整合,抓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物资储备,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