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13日讯(记者 王平)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成功创建牛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新闻发布会召开,济宁市、兖州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名单》,兖州区牛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列其中,是济宁市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级认定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省共认定了6个。
近年来,兖州区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投资约5.7亿元,规划建设了兖州区牛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园区东至兴隆庄街道,西至新兖镇牛楼社区和大雨住村,南至高新区王因镇,北至大安镇。其中,核心区东至泗河西岸,西至新华路,南至兖州和高新区界,北至环城南路,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园区依托生态环境、特色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着力打造以休闲旅游农业为主导,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多种业态融合联动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持续推动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依托示范园内田园风光、乡土文化、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按照“一带引领、三区共建、五团联动”的建设思路,以泗河绿色发展带为引领,以A级旅游景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三区共建为抓手,推动花海彩田景观区、马桥湿地生态区、花涧小巷文商旅融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林化居民社区“五大板块”组团联动发展,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产业深度融合的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其中,花海彩田景观区秉持“乡愁·乡忆”设计思路,规划建设印象泗河、梦幻花境、阡陌人家、艺术大观、金色河谷、花海寻芳等“一带五核”六大主题景区,2020年成功创成3A级旅游景区,2021年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花涧小巷文商旅融合示范区以鲁西南特色民居为基础,突出小街、小巷、小铺、小院、小溪“乡土五小”设计风格,着力打造集文化体验、餐饮美食、个性酒吧、儿童娱乐等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特色小镇。
以“科技赋能农业,产业振兴乡村”为发展理念,以“现代农业生产和科普观光”为主线,投资约3100万元,建成了占地16万平方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建有玻璃连栋温室1万平方米,双拱双膜连栋大棚1.2万平方米,日光温室1万平方米,大跨度拱棚1.62万平方米。产业园利用温室控温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肥一体自动化技术,种植草莓、番茄、小西瓜、红掌、蝴蝶兰、车厘子等特色农产品,今年的产品大部分已陆续上市。2021年,仅农产品销售这一项就创造直接经济价值达1200余万元。同时,产业园配套建设了农业科普观光区、亲子互动采摘区等板块,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现实场景。
对花海彩田景观区泗河西岸的1500亩土地进行了平整、培肥,大面积种植油菜花、低杆高粱、马鞭草、金银花、向日葵等农作物,除利用其本身的观赏价值外,延伸拓展其食用、药用功能,与油厂、酒厂、药厂开展合作,输送原材料,制作菜籽油、葵花籽油、高粱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最大程度挖掘农作物经济价值。2021年,直接或委托加工菜籽油约120吨,直接或委托加工高粱酒约350吨。
通过“公司+基地”模式,统筹园区种植业的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等环节,与乡村旅游、生态治理、农产品加工、电商平台相结合,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胜日寻芳旅游发展公司、牛楼生态农业公司,盘活废弃厂房、闲置资产和土地资源,吸纳500多名村民就业创业。通过“乡村旅游联盟”模式,成立村集体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参与、全民自愿入股、收益分红等方式进行管理服务,农民实现了园区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土地入股有“股金”。截至目前,示范园已培育家庭农场7家,新型农业合作社9家。2021年,园区实现主导产业产值约1.8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75%;2022年,预计可实现年收入近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园区内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3万元。
下一步,牛楼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将深入挖掘农产品开发潜力,深度开发农业多功能价值,加快农文商旅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牛楼小镇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建成并运营牛楼小镇酒店,精心打造“济宁航天科普研学博览基地”,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放大产业集聚效应,为农民增收致富、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交出新答卷,作出新的贡献。
另外,发布人还就有关济宁市兖州区牛楼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如何创建的?围绕该项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以及兖州区成功创建牛楼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有哪些积极作用?有没有进一步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