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的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构筑金融生产力的核心力量。2020年以来,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以赋能“三农”发展为出发点,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从战略高度制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强省贡献“数智农担”力量。
以数为擎,担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铺路人”
山东农担锚定三个“聚焦”,着力用好数据要素“新农资”,为健全农村信用体系铺路架桥。目前,山东农担已汇集28亿条涉农数据,覆盖了2500多万经营主体,梳理出87.5万条客户白名单,数据量大、覆盖维度多、应用范围广,有效突破了涉农信贷的“数据孤岛”和“信息藩篱”。
(一)聚焦数据汇集,“四端协同”打造涉农一张网。发挥政银担机制优势,政务端获取农业投保、家庭农场、畜牧检疫等70余类政务数据;银行端获取省农信联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5家银行26.2万条贷后数据;产业端贯通烟台苹果、潍坊金融中心等7个区域涉农平台;业务端开发“潜客引擎”,搭建“名单制”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基层涉农信息“随手拍”“实时记”“灵活用”,为管理中心、农担办事处和乡镇工作站提供常态化数据采集综合管理工具,对接10余家市场化数据供应商,接入涉法涉诉、多头借贷等信用评价数据。
(二)聚焦数据治理,“三标一库”夯实数据底座。印发山东农担数据标准,精准定义全链条业务节点含义,形成100余项数据标准;参与全国农担体系数据标准建设,归纳编码、代码等10类数据类型,输出数据治理经验;成功入选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数据贯标试点,积极推进3级(稳健级)认证;建设并持续优化数据仓库,引进星环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基于湖仓一体架构提升数据存储、分析性能,增强20余张千万级核心数据表单的管理和应用能力。
(三)聚焦数据共享,“两大平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山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数据服务平台,构建46个数据模型,开放16个标准数据接口,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场景金融服务;打造山东农担数据中台,将多方数据进行整合,对客户进行360度精准画像,分产业、分地区、分主体形成各类标签,助力山东农担主动获客,生成大数据尽调报告向合作金融机构开放,用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使银行提效能。
以变促新,担当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赋能者”
山东农担立足三个“提升”,着力打造金融科技“新农具”,为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赋能增效。目前,山东农担已建成涵盖24个子系统、1400多个功能模块、拥有31项软件著作权的担保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合规预审-项目提报-初审初核-审查审批-自动出函-保后检查-贴息退费-代偿追偿”全流程“一网通办”,农担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从过去的10-15天压缩至当天办、及时办,人均审批效率提升5倍以上,切实做到“不误农时不负春光”。
(一)提升系统功能,助力“全链条”审批智能化。打造灵活便捷的前端应用,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鲁担惠农”小程序、担保业务管理APP和PC端应用系统,提供更加便捷、轻量级的系统操作端,已支持3万多名合作金融机构客户经理登录系统办理业务,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建立简洁顺畅的节点操作,搭载OCR证照识别、电子签章、银行流水分析、RPA机器人、多级账户体系等技术工具,代替签约、校验、批复等必备业务节点的人工操作,提升服务效率,累计进行人脸识别18.87万次、签署电子合同33.79万份、在线缴费15.76万笔。推进全面高效的线上管理,以一体化业务系统为基础,推进全面数字化,建成智慧党建系统、审计数字化平台、档案管理系统、代偿及分险管理系统、追偿管理系统、涉农资产信息平台等管理平台,开发产品方案、合作机构、核心企业等管理模块;建设统一门户,实现担保业务、OA办公、画像系统等21个系统间的“一点登陆、一键直达”,以及业务办理、通知公告、后勤管理等10项功能的“一屏尽览、一网通办”,提高各业务管理单元线上化水平。
(二)提升互联水平,打通“断点”实现流程自动化。搭建业务中台打通系统协作断点,同银行信贷、人行二代征信、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百望发票等系统打通,累计实现自动放款确认1441笔,自动到期解保30.87亿元,自动查询征信报告2万余次,自动办理动产抵押1500余次,自动在线开票3500余次,“无纸农担”高效运行。搭建凭证系统打通业财一体化断点,连接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记录保费流水数据,自动生成财务凭证18万份,实现自动对账,确保账实一致。搭建画像系统打通业务数据分析断点,基于实时业务数据,支持首保、在保等核心指标的智能化报表统计和展示,累计生成430张表单,实现按区划、行业等多维度的业务钻取分析以及对客户预审、业务提报及受理等环节的全流程动态监控。
(三)提升风控手段,立足“三查”实现风控智能化。保前大数据风险前置排查,开发大数据预审系统,构建涵盖黑名单、工商负面、司法负面、多头借贷、关联关系等数据的通用风险策略,源头上把控客户欺诈风险,预审拒绝率达5.48%。保中大数据智能审查,采取“大数据+人工”风险审查模式,为客户生成大数据报告,与银行尽调报告进行比对验证,最大程度识别客户虚假、虚增规模、隐藏风险等情况,同时提高审批效率。保后大数据立体检查,开发大数据保后风险模型,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接入100余个物联网监控影像,遥感圈地1500余次,实现风险“看得见”“管得住”。
以农为本,担当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护航员”
山东农担注重三个“强化”,着力干好农业信贷担保“新农活”,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保驾护航。山东农担数字化转型及多项金融服务产品、模式获得认可,入选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数字供应链增信平台”“鲁担智慧服务平台支持下的大田托管业务模式”分别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创新专业赛一等奖、三等奖;新农主体融资数据服务平台获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客户直通平台获“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秀金融创新产品”荣誉称号并作为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地方版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线上农耕贷被评为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解决方案;国家融担基金、四川再担保等5家单位引进山东农担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数智农担”品牌建设更有力度。
(一)强化能力建设,建好智改数转“蓄水池”。健全顶层设计,先后成立鲁担数科、鲁担产融两家权属公司,形成“一体两翼”(一体: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主责主业;两翼:应用场景+技术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强化内部协同,山东农担专设数字化转型工作机构,牵头研究数字化发展规划和实施,各内设部门明确数字化转型联络员,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疏通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引进外智外力,同浪潮、华为云等信息化领军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协议,同鑫港科技、神思电子、山大地纬等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进业务联合,同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省农科院进行调研座谈,充分释放“金融+科技”叠加优势。
(二)强化业技融合,打造场景金融“生态圈”。客户直通实现主动精准获客,通过客户申请、银行“抢单”完善竞争机制,全面推行“鲁担惠农码”,变“广撒网”为“定向邀”,实现让利于民,撮合成功率达60%;线上产品搭建授信“绿色通道”,聚焦粮食种植、大棚蔬菜、烟台苹果、仓单质押等特色产业,开发农耕贷、苹果贷、大棚蔬菜贷、电子仓单贷等线上担保产品,实现“3分钟申请、1分钟批复、0人工干预”,累保金额已达3亿元,有效破解“三农”融资周期长难题;大田托管助力乡村致富增收,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打造鲁担智慧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多级账户体系实现流程监测、资金监管和清算,形成以担保贷款为纽带,资金和产业双闭环管理的业务模式,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路径,平台累计受理担保业务1391笔,累保金额达16亿元,有效助力组织振兴、产业振兴。
(三)强化责任担当,激活助农惠农“动力源”。持续输出先进经验,在全省国企领导人数字化转型培训班、国家农担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作交流分享,全面展示山东农担数字化转型成果;积极落实数字金融惠企(农)行动,贯彻全省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围绕“建立数字担保直连新模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纵深发展;全力支持“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复用,平台目前已同146个县市区完成数据对接调试,业务应用平台功能基本开发完成,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管理基础更加扎实,山东农担支农惠农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鼎故辞旧,万象更新。六年来,山东农担坚守为农初心,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各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农担体系前列,彰显国企担当。新征程上,山东农担将继续乘数而上、因智而行,绘好“三农”数据底图、夯实金融系统底座、擦亮农担服务底色,以数智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来源:山东农担公司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