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青岛市生态农业现场观摩会在胶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青岛市把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迭代升级土壤保育与农田生态修复技术,探索推广“蔬菜+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培树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249处,建成生态农场44家,发布推广各类农业主推技术200余项,推动100余个基地发展“秋冬种”、轮作倒茬,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土地持续“生金”。
在胶州铺集镇殷家庄新村的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内,掀开温室大棚门帘,一股温热的气息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笔直似线的田垄上,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稻壳。在山东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万鲁长指导下,工人有条不紊地运送基料、播撒菌种、覆盖稻壳,一派冬种农事忙,冬闲田不“闲”的繁忙景象。
“蘑菇8月份种植,现正上市。大田种的这茬,来年出菇后在垄间种鲜食玉米,长起来为蘑菇遮阴,一地双收。基料有机质含量高,翻进地里种白菜,11月开始采收又得一季,收完白菜种小麦,一年四种三收。‘菌-菜-粮’轮作既避免重茬,又减少病虫害发生,还提高土地利用率,经济收益可观。”说起循环农业做法,万鲁长侃侃而谈。
大棚外,合作社理事长刘军带领工人开着铲车将前两天经过堆置、浇水处理后的物料堆成长50米、宽1米左右的条垛,准备发酵食用菌栽培基料。“以前露天放置发酵15天,将这些由秸秆、玉米芯、稻壳、木屑等不同材料配比而成的物料转化为种植大球盖菇的基料。如今市农技中心给我们安装了高科技装备,用上它基料5天就能发酵好。现在地里正在收的赤松茸,用的就是这些发酵物料。”
刘军所说的“高科技装备”,是条垛发酵物料上覆盖的一层厚厚的蓝色膜。这个装备的高科技在于,其另一头安装着一台设备,打开系统登录用户界面,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显示“膜内物料前端温度61.2℃、后端温度59.7℃”,所有数据一览无余。刘军掀开大包一角,抓起一把发酵料放在记者手心,黑咖色物料软乎乎的,还带着温度。
“膜覆盖堆肥技术是在静态堆肥的基础上,加设通风管道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曝气和温度控制,减少臭味和氮素损失,缩短堆肥周期还环保。全自动化装备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提供了支撑,更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市农技中心循环农业首席专家王永显介绍。
据统计,益菇园每年消耗100多万公斤秸秆种植赤松茸。秸秆种菇,菇渣堆肥,堆肥还田,培肥地力,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闭环模式。园区赤松茸亩均产量超过2500公斤、收入近3万元。时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食用菌种植队伍,食用菌栽培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生态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钱’景广阔。”市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