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新感知4月22日讯 当前,体育赛事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山东积极响应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尤其是马拉松赛事,成功激活消费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4月20日,“好运山东”2025威海荣成马拉松暨山东省马拉松联赛(威海站)、“好运山东”2025济宁曲阜半程马拉松暨山东省马拉松联赛(曲阜站)和“好运山东”海尔·2025青岛马拉松暨山东省马拉松联赛(青岛站)同时鸣枪开跑,近5万名跑者以脚步丈量齐鲁大地,以激情点燃消费引擎。这一盛况,正是山东省体育局以“好运山东”品牌赛事为支点,撬动体育经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规模品质双优 跻身全国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行列
三场赛事规模与参与热度彰显山东省马拉松联赛的蓬勃活力。青岛马拉松以2.5万人参赛规模、17.88万报名人数,创下不足 6%的超低中签率,全马外省参赛者占比超60%,跻身全国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行列。荣成马拉松吸引万余名国内外跑者,通过山东广播电视台全网直播触达百万受众。曲阜马拉松来自全国各地的万余名跑者齐聚圣城曲阜,用奔跑的方式深度领略孔子故里的历史文化魅力。
赛事中的创新举措,则体现了山东赛事创新中科技赋能与文化交融的双重突破。青岛马拉松引入AI+5G技术,实现跑者精彩瞬间抓拍与专属大片生成,并设立AI跑者之家,提供从训练指导到赛后恢复的全链条服务。荣成马拉松通过分枪起跑、农特产品展区等创新设计,提升选手竞技体验与赛事互动性。曲阜半程马拉松则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将孔子故里的历史底蕴与马拉松精神深度融合,吸引跑者在奔跑中感受“东方圣城”的文化魅力。
政策红利下,山东省马拉松赛事呈现爆发式增长。“好运山东”2025山东省马拉松联赛由山东省体育局联合15市体育部门共同发起,计划全年举办22场分站赛。三场赛事不仅展现了山东马拉松的火热与活力,更体现了“好运山东”品牌赛事的多元化、差异化定位。
构建体育产业新生态,赛事经济成经济新支点
在体育出游新风尚引领下,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无疑会全面带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样消费需求,直接拉动城市经济内需。山东三场马拉松赛事的融合模式,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成为激活地方经济的典型案例。
青岛马拉松联合18家景区推出“号码布即通行证”政策,参赛选手可凭号码布免票或折扣游览崂山景区、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等;52家酒店、近10家商业综合体同步推出住宿餐饮让利优惠,打造“一日比赛、多日驻留”的消费模式。荣成则同步举办海鲜美食嘉年华汇聚特色美食、农副与海洋食品及非遗展示等多元配套活动,助力市民游客及马拉松运动员深度体验荣成的民俗风情、山海风光与特色物产。曲阜将赛事与儒家文化体验项目联动,跑者可凭参赛证明享受三孔景区、尼山圣境等文化景点的专属优惠,实现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的双向赋能。
山东“好运山东”体育品牌的推出,激发体育产业乘数效应和带动、融合效应。2024年,山东省体育局全力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全省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近8万场。在赛事推动经济效益方面,525项大型体育赛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3.41亿元,间接经济效益中产出效应达151.29亿元,并创造了9.71万个就业岗位。
打造赛事驱动消费山东样本,释放城市经济潜能
“好运山东”品牌赛事的崛起,不仅是体育产业的突破,更是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25年,山东将继续深化“好运山东”品牌建设,推动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赋能。通过“赛事+文旅”“赛事+商业”“赛事+乡村振兴”等多元模式,构建“一日比赛、多日驻留,一人参赛、全家旅游”的体育旅游新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强调,要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好运山东”品牌赛事的联动实践,是推动赛事经济从单一竞技向多元化产业发展转型的成功探索,更是这一战略的山东样本。
未来,山东将继续以赛事为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书写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山东网记者 由静 张敏敏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