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专场。发布会上,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东介绍,今年,济南市获批国家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城市试点。自获批试点以来,济南市将医防融合工作纳入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做优防治服务、推动互利共赢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医”与“防”深度互融,在疾病监测、慢病管理、协同救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对慢病患者实施人工智能健康画像
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济南市建立“三级管理、点面结合、四员发力”医防融合工作模式。推行试点医院公共卫生领导小组“双副组长”制,由分管院长和同级疾控中心分管主任共同担任;建立医院公卫科人员“市级备案、更换报批”制度,目前已备案2086人;试点推行疾控监督员制度,首批遴选55名监督员已驻点23家医院。此外,还组建了由6家单位构成的公共卫生实训“基地群”,成立医院公共卫生质控中心,明确13类102项公共卫生职责,实现医疗与疾控能力同步提升、协同管理。
防治服务的优化是济南医防融合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疾病监测上,市级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系统覆盖重点机构6916家,年获取信息360余万条,实现73种传染病和常见症状动态监测。创新“校园疾控”模式,签约高校所在区县18到24岁人群传染病发病率降幅为非签约区县的1.7倍。慢病管理方面,依托三级公立医院试点建设慢病管理中心,对患者进行人工智能健康画像,实行红、黄、绿分级管理。试点医院慢病门诊压力下降15%到20%,费用总额下降4%,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6%;4000名糖尿病患者经一年全周期管理,控制率由36.7%提升到49.1%。基层共治方面,设立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5461个,坚持公卫、家医、网格三结合,为群众提供“一户一个家庭签约医生、一名健康监测微网格员、一村一个家医全科综合服务团队”的新型服务模式。
计划遴选扁鹊精品专科20个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牟鑫介绍,目前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38.79%,连续5年全省居首。
2025年,济南将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完善鲁澳中医药协同发展创新平台,探索中药处方一件事改革。遴选扁鹊精品专科20个,打造“中医肿瘤专科联盟”,培育省级重点专科2个。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1家,做精“扁鹊故里四时养生”主题活动和中医药文化周,实施中医养生技能进万家活动。开展中医生活化行动,推进中医药院内制剂转化流通,培育壮大医养健康产业特色集群,吸引更多“揭榜挂帅”项目。
同时,推动生育友好,落实国家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建设300所普惠托育服务机构。优化儿科服务,实现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0.87人、床位2.5张。保障妇幼健康,实施早孕关爱行动,推进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两癌”检查、产前筛查等民生项目。强化老龄关爱,推动三级医养签约服务深入开展,高标准通过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终期验收。拓展全民健康教育渠道,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持续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