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5日讯 在全球轮胎75强榜单中,山东的企业达到了23家,而在这23家山东企业中,有3成以上来自广饶县。
最近,在位于东营广饶的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进行新款轮胎的性能测试,这款静音轮胎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一经问世,就备受市场青睐。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乘用车轮胎营销中心市场部部长刘继超说:“我们这款轮胎在车辆行驶速度100km/h时,车内的噪音可以降低接近10个分贝。全国接近400位的代理商以及20位我们全国的合作供应商,对这款轮胎表示出了极大的认可。”
10分贝的声学优化突破,可以让车载通话质量更高、音乐细节还原度更好,而这正是不少车主所追求的更高驾乘品质。广饶县是有名的“轮胎之都”,轮胎及配套企业100余家。尽管如此,但是本土轮胎企业的研发能力却是短板。山东华盛橡胶集团研发中心乘用车轮胎研发总监肖圣龙说:“在轮胎行业,噪音控制的设计水平,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理论,可以很快速地达到我们要的这个设计标准。那么我们依靠自身企业的实力做研发,可能有些不足,这个时候就是需要通过一些创新的项目、活动,通过一些外部的力量来助力。”
2019年,由广饶县政府和高校共同打造的高端橡胶轮胎研发中心成立,研发中心作为一个创新创业共同体,可以为全县10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广饶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海港说:“我们积极引导华盛橡胶到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对接,也积极协助引进了高层次的专家,完成了技术储备。”
有了智囊团的助力,制约华盛静音轮胎的堵点也被打通了。新型轮胎在静音性能、滑动力、抓地力以及耐磨力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山东华盛橡胶集团研发中心乘用车轮胎研发总监肖圣龙说:“ 通过花纹纹路形式的优化,使沟壁的角度、深度以及在不同的行驶速度下,轮胎空气挤压速度进行仿真来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测试、优化、验证,降低轮胎的泵浦效应。”
当地政府还累计为华盛争取技改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线的打造。目前,广饶优势骨干轮胎企业的数字化率已经达到了90%,子午胎年产能1.76亿条,约占全国的1/4。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总经理赵瑞青说:“创新就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持续加大科研的投入,对接科研院所,推进橡胶轮胎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科技赋能,让橡胶轮胎生产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绿色化回收利用也助推橡胶轮胎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废旧轮胎生产国,但回收率仅为50%,与全球平均回收率74%相比仍有差距。去年,山东出台文件,制定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地方标准,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国内废旧轮胎回收网络。
最近,东营长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和高校合作,共同研发了一台绿色化橡胶轮胎生产回收设备。东营长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长文表示:“我们的智能生产线可以实现废旧轮胎的再利用,不仅安全、环保,而且零污染。同时这些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率能够达到100%。”
持续推动轮胎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山东通过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五大行动,力争到2027年,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工厂达到20家左右,绿色工厂达到30家左右,全省轮胎行业总营收达到1800亿元,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8%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