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积极探索,通过一企一档推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全方位升级,显著提升审批监管效能,优化区域生态营商环境。
一、量身定制,高效服务强帮扶
以事前审批清单为基础,拓展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项目咨询和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时,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致项目建设单位的一封信》和《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目录》,形成“一项目一档案”。在企业取得事前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时,一并向企业讲解“无证明办事”、“排污许可线上登记”等“不见面”、“零跑腿”办理方式,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梳理制定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清单,落实“一企业一目录一联络员”,纵向联合抓实效。通过政务服务窗口、微信、电话等途径建立事前咨询渠道,严格规范申请、受理、审查、审批的4个环节,做到排污许可证应发尽发,动态跟进。2025年,共备案环境影响登记33个,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0个。按照“指导、帮扶、督促”原则,对申请材料严格把关,提出审查意见。并对企业提出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指导,提醒、督促企业及时申领排污许可证,督促企业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环境台账管理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提交等工作,确保核发工作精准科学。
二、优化流程,两证联办提效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审查过程中,结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和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等标准规范要求,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的深入衔接。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为主线,鼓励排污单位在办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同步申领排污许可证,实现两种许可事项的“一次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环评文件及排污许可证均审核通过后,同步开展公示,一次性办结。2023年7月至今,已为7家企业办理“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两证齐发。
三、突破创新,互联互动精细化
建立健全审管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促进齐抓共管。全局一套台账,对于已批准准入建设项目统一建立微信工作群,由事中事后监管相关负责同志实时点对点对接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建设期、运营期治污设施管理、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审批与监管科室分别设立了审管联络员,专人专责沟通审批与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常对审批(监管)信息及时归集、整理,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审管联动信息交互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互动及时、联动高效。依托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从审批到监管“双告知”事项认领率等指标可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