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发展挑战增多的背景下,外贸新业态成为山东外贸稳增长的关键力量。一季度,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数据显示,全省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增长71.1%,达到298.3亿元;市场采购出口增长12.5%,达到218.1亿元。外贸新业态正加快与产业发展融合,推动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在省内多地采访发现,跨境电商行业正面临关税波动带来的挑战,物流价格激增,时效不确定性加剧,一些中小商家经营承压。不过,这场关税危机也促使企业积极应变,危中寻机,加强产品创新、市场布局,探索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策略。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成为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五一”假期前夕,青岛华怡中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立刚与韩国跨境电商平台Coupang完成洽谈,计划通过该平台销售公司产品。“短期内,我们打算采用半托管模式,把货物发到韩国仓库,由平台代运营,后续会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
青岛华怡中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男女内衣、家居服、泳衣、瑜伽服等多个品类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出口业务占比超85%,主要出口欧美及阿拉伯国家。
在这场危机与机遇交织的变局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版图,将关税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契机。
4月25日—26日,“百团千企·商城出海”2025马来西亚中国临沂商品展览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约60家国内企业参展,现场有200余家采购商与临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5月,临沂市兰山区将组织200家企业出访中东、中亚、东南亚。
在全球贸易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做好出口转内销、促进内外贸联动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刘晓振表示,之前企业只专注海外市场,如今他有了开拓国内市场的打算,“两条腿走路,更稳健。”
目前,山东正大力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计划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在全省开展“2025山东省外贸优品购物季”活动,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拓宽国内展会、电商等销售渠道,5月至12月,还将常态化开展重点展会外贸优品秀和外贸优品“六进”活动。
除政府支持外,国内电商平台、零售商也纷纷出台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东边不亮西边亮。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我们有信心应对一切挑战。”一位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这句话,正是众多外贸人的心声,他们探寻新的发展机遇,努力应对关税挑战。(记者 刘笑笑 董婉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