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山东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大会在济南召开。来自美国、日本、荷兰、波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埃及等15个国家和国内的100多位专家代表,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农科院、省直有关部门、省内农业院校相关领导共同与会,对拓展山东与各国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届大会是山东省农科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大会主题是“加强种业创新与合作,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畜禽四个专题开展学术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首席技术官张健分别作了主旨报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围绕农业科技政策、种业科技创新等内容作了25个专题报告。
开幕式上,举办了山东省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和“一带一路”国际花生产业科技创新院启动仪式。
山东省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国际合作实验室中方依托单位为山东省农科院,与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印度尼西亚国家豆类薯类作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推进,瞄准国家粮食安全、资源高效、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合作研究,构建国际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编辑技术平台,集成高效种养殖技术体系。
“一带一路”国际花生产业科技创新院重点在农业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和中青年人才交流等方面发力,以我为主,带动形成国际民间农业科技交流与治理的新机制和新体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山东省农科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公益性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龙头,31项品种、117项技术被列为国家或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为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该院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努力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始终坚持开放办院战略,积极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目前已同10多个国际组织和6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科技合作关系,共建了3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山东省农科院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成功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开展学术交流、项目洽谈等活动,合作各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强科技交流和人员互访,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亚楠 通讯员 李才林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