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17日讯(记者 范金鑫)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已逐步成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移动源环境监管的重要领域。目前,我省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在11月1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 山东移动源环境监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中心主任郭元春介绍,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污监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策略和方法,监管成效明显。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管控方案》),提炼形成“油品、机械、场地”系统监管思路,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目标、任务和措施,管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编码登记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自2019年全国统一部署编码登记工作以来,我省通过创新实施“零跑腿”服务,累计摸排机械70万台,生成编码68.1万台,数量持续稳居全国首位;对标中央对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指标,2022年11月,率先开展编码登记信息质量核查,系统筛查的信息误差率已降至0.2%。
二是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加强。制定全省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每月监督检查机械的比例不低于编码登记总数的2%,其中排气抽测不低于20%。2023年以来,我省累计开展监督检查23万台(次),其中一般检查13.4万台(次),排气抽测9.6万台(次),对机械排放超标、冒黑烟、违规进入禁用区等行为依法依规处理,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结果,我省监督检查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三是非现场监管能力稳步提升。在全国率先印发《山东省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监控及联网技术要求》,统一全省安装和联网要求,提出2025年年底前实现安装联网全覆盖目标,实现对机械“知其所踪”,运用“电子围栏”进行远程管控,目前已安装联网22万台,覆盖率达到40%,提前完成2023年度工作目标。
四是区域、场地管控力度持续加强。2022年完成第二轮高排放禁用区调整工作,全省统一将高排放机械禁用区扩大到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驻地,区域内全面禁用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机械,大幅压缩高排放老旧机械使用空间,升级完善信息监管平台“进出登记”模块和微信小程序,在工业企业、施工工地、物流园区等单位大力推行进出场(厂)登记制度,杜绝不合格机械进场(厂)作业,目前已在线监管使用单位4991家、机械8663台。
五是老旧机械淘汰更新和清洁化发展扎实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展老旧机械淘汰更新试点,争取省级奖补资金2000万元,完成淘汰更新老旧机械4196台;起草我省全面推进老旧机械淘汰更新工作方案,明确实施目标和任务措施,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在德州天衢新区开展新能源机械推广应用试点,经验做法被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简报》转发推广;支持济南、青岛等地通过“共享”租赁纯电叉车、发动机更换电机等方式创新推动机械清洁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