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0月20日讯 10月20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山东省电影家协会、济南市槐荫区文联承办,中国山东网协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在济南举行。来自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2023级广播电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白孝文,其创作的学生单元纪录片《天山贯通见闻录》成功入选优秀作品。白孝文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天山贯通见闻录》的创作源于一次偶然的采访经历。2024年12月,白孝文跟随新疆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赴和静县隧道出口端开展了为期20天的采访。起初他并未打算创作纪录片,但在与隧道建设者的接触中,这群“大国工匠”的坚守深深打动了他。部分建设者已在此奋战七年,面对高难度、高海拔、不良地质多发的挑战,始终不曾退缩。这份执着让白孝文萌生了记录他们工作日常的想法,最终促成了这部作品的诞生。
创作过程中的艰辛,成为白孝文难忘的记忆。隧道洞内洞外温差极大,经测试同一时段温差接近30度。这种极端环境让他在20多天的拍摄中持续感冒,但他坚持完成拍摄,用镜头留住了建设者们的珍贵瞬间。
在艺术表现上,《天山贯通见闻录》以朴实为基调,采用“日记”式结构展开。白孝文以自身视角记录20天的所见所闻,让作品更具感染力,也让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建设者的付出。
谈及参赛契机,白孝文表示,去年第十七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的线上优秀作品展播,让他埋下了参赛的种子。今年作品完成后,他一直关注大赛动态,最终决定报名参赛。他希望通过大赛让更多人看到这部作品,了解这群“大国工匠”的故事。同时,也想借此检验自己的创作成果,在与同类优秀作品的交流中学习进步。
对于作品的获奖,白孝文首先感谢大赛组委会的认可,称能获得学生单元优秀纪录片荣誉十分荣幸。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不足,认为在影片声音处理上仍有提升空间,比如,隧道内噪音导致部分素材声音受影响,后续剪辑中也需进一步优化声音元素。
目前还处于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白孝文,未来将把重心放在毕业作品上。他也期待明年能继续带着新作品参与赛事,用更多优质内容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