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3日,2025港澳山东周活动开启。在新时代背景下,山东与港澳地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推动三地合作从传统经贸往来向科技创新、绿色经济、金融互联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山东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由来已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一直是山东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跳板。而澳门则凭借“一国两制”优势及中葡平台作用,为山东企业拓展葡语国家市场提供了便利。
据统计,2024年,山东新设香港投资企业739家,实际使用港资85.9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72.7%,新设澳门投资企业11家,实际使用澳门投资693万美元。山东在营香港投资企业6335家,占比为65.2%,在来山东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一位。2025年1-3月,山东新设香港投资企业117家,实际使用港资26.2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74.1%。
如今,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三地合作正加速向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转型。此次港澳山东周期间,一批涉及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海洋、现代农业、医养文旅、高端化工、基础设施及现代物流、绿色低碳等重大项目签约,充分体现了三地产业链互补的优势,也为未来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鲁港澳合作不再局限于资本和商品的流动,而是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整合。
香港拥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实力雄厚;澳门近年来积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在中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突破;山东作为工业大省,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三地协同创新潜力巨大。
“港澳研发+山东转化”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山东的产业竞争力,也为港澳科研成果落地提供了广阔市场,实现了真正的互利共赢。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经济成为鲁港澳合作的新焦点。
香港作为亚洲绿色金融中心,在碳交易、绿色债券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山东作为能源大省,正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对绿色技术、清洁能源需求旺盛。
此外,澳门凭借中葡平台优势,正成为山东企业拓展海外绿色市场的桥梁。例如,山东的新能源企业可通过澳门进入葡语国家市场,而澳门则可借助山东的制造能力,推动本地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这种“绿色金融+产业落地”的合作模式,不仅符合国家战略,也为三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贸与科技合作之外,人文交流同样是鲁港澳“金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港澳则兼具中西文化特色,三地在文旅、教育、青年交流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此次“好客山东·见识齐鲁”——鲁港教育文旅推介洽谈会等活动,将成为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活动,港澳同胞得以深入了解山东的传统文化,而山东也能从港澳的文化中汲取创新元素,学习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硬合作”与“软连接”并重的模式,将进一步增强鲁港澳合作的韧性和活力。
2025港澳山东周的举办,标志着鲁港澳合作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从传统经贸往来到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人文交流的多维度协作,“金纽带”正变得更加坚韧、更加闪耀。未来,随着合作层次的不断提升,这条“金纽带”必将为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也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文/陈一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