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视8月2日讯 济南日报消息 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记者7月31日获悉,根据《通知》,我省将支持济南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量子大科学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打造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特色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效果图
明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
到2020年,全省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达到2.6%以上,国家级高新区达到15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万家以上,50%以上的设区市建成创新型城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力争提升3—4个位次,具有山东特色的创新体系更加协同高效,我省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提出,将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其中,将支持济南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量子大科学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打造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特色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力争明年济南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在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山东将加快建设更多创新型城市。对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在建成创新型省份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市,省财政将给予奖励。到2020年,济南、青岛、烟台、济宁、潍坊、东营等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淄博、威海、日照、临沂、泰安、滨州、德州等市建成创新型城市。
我省还将积极打造德枣科技创新走廊,支持德州、济南、泰安、济宁、枣庄等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布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带。力争到2020年,走廊5市建设各类创新创业载体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000家以上。
此外,我省还将提升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到2020年,济南、青岛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在2018年基础上实现位次前移;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左右,其中,济南高新区超过1000家,青岛高新区超过500家,淄博、潍坊、威海高新区超过400家,烟台高新区超过300家;产值过千亿元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0个左右。
济南超算中心科技园效果图
支持济青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我省将主动对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部署,聚焦八大发展战略实施和一流学科建设,重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一批山东省实验室,争取在化学、生物学、医药、材料、制造、能源、海洋等我省具有优势的学科领域新创建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时,大力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先导区,支持济南、青岛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
我省将加快培植一批引领发展型科技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发展。争取到2020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万家左右,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万家,瞪羚企业达到300家以上,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
其中,济南、青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争取达到3000-5000家,烟台、潍坊争取达到1000家以上,淄博、济宁、威海、临沂争取超过600家,其他各市争取达到300家左右。
加快将山东产研院打造成示范样板
实施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计划,加快将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成为示范样板,培育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创
新创业生态。加快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建设,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大院大所、一流高校合作新建一批重大科研机构,省财政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到2020年,建成20家左右区域性、专业性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成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00家以上,带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中介从业人员。
加快创建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驻鲁高校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强化数学、化学、材料等学科建设。研究制定重点建设大学实施方案和一流学科筑峰计划实施方案。加强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纳米技术、脑科学、生物技术、医养健康等交叉学科布局,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学科技园。
搭建若干“诺奖科学家实验室”
此外,我省还将出台《山东省人才发展条例》,制定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举措,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搭建若干“诺奖科学家实验室”,建设一批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强化高精尖缺人才“一事一议”精准引进机制。到2020年,力争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引进顶尖人才40名左右,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引进人才累计达到4000名左右。
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做大做强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全面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政策,到2020年,力争每万人拥有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数实现较大增长。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市级综合性科技馆全覆盖,到2020年,50%以上县(市、区)建成科普场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