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今年以来,青岛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努力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发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政策、就业服务“三项清单”,公开公共招聘网站等招聘渠道,亮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档案管理服务等机构目录;
举办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百县联百校”、“百企联百校”、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就业专项活动,打造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矩阵;
……
今年8月,青岛启动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聚焦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的求职关切,推出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8项就业服务举措,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尽早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同时,丰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积极打造“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探索社区就业新路径,创新青年就业新模式,拓展创业生态新空间,进一步健全“家门口”就业服务机制,提升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前9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57万人,引进集聚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1.75万人,同比增长11.17%。
看病就医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月1日,青岛市印发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初步形成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到2035年,青岛将建立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根据《方案》,青岛将深入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持续开展区域医疗中心“攀登计划”,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做实做强省级综合类和专科类区域医疗中心;突出县级医院县域龙头地位,到2025年,纳入国家“千县工程”的县级医院全部具备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优化县域次中心和中心村卫生室布局,加快发展社区医院,并完善家庭医生制度。
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支持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青岛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2023年,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215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5.17%,高于全国和全省老龄化水平。
如何让200多万老年人老有所养?青岛聚焦老年人生活保障、健康支撑、养老服务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基层赋能助力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按照“一年街道(镇)试点,一年县域试点,一年全域提升”的计划,各区(市)结合实际选取两个街道(镇)、全市共选取20个街道(镇)作为基层赋能养老服务试点单位,鼓励引导街道(镇)、社区(村)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打造一批优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试点中,青岛还大力发展社区(村)养老服务站,根据老年人需求设置助餐、助浴、助洁、助行等服务项目,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打造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发展可持续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今年10月,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七部门印发《青岛市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出十条利好政策,涉及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等。其中提到,对符合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发放条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家庭唯一住房)的,在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的基础上,再分别按照博士10万元、硕士5万元标准发放有效期为一年的购房券,用于支付新建商品住房购房款。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越来越高,聚焦建设美丽青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
围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市政府印发《青岛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交通结构绿色转型、面源污染精细化管理提升、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六大行动”。
围绕推动水环境质量提升,以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推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重点任务落实,加大河湖管理保护力度。
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青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