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美国再次挥舞起了“关税大棒”,宣布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近年来,中国出口始终面临不小的外部干扰和冲击,面对此困境,中国出口企业采取多元化市场布局、转战内需市场等策略,力求减轻负面影响。
古语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外贸大省山东,众多鲁企该如何应对?
快速响应,打好“有准备”之仗。
说起“出口转内销”,很多人都不陌生。
在我国内外贸发展历史上,已经出现多次出口转内销的情况。过去,出口转内销主要是出口计划外的产品,因这些产品往往质量较好,所以在国内市场较为紧俏,一度成为价廉物美的代名词。
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的今天,外贸挑战随着大国政治博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少长期深耕外贸的企业不可避免受到冲击,面临着订单减少、利润降低等压力。
于是,不少企业顺势将目光转向其他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展示出了主动应对的积极姿态。比如,此次“关税战”伊始。鲁商集团于4月12日一早就发布《致广大合作伙伴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鲁商集团推出了多项重点举措:重点支持受国际贸易关税影响的优质国产商品,构建“国货直通车”快速响应通道;开放线上千万级用户平台,为相关商品开辟线上推广专属路径,全方位展现优质国货的产品魅力与品牌价值;特别设立“外贸优品精选专区”,集中陈列受关税冲击的优势国产商品,立体呈现“中国制造”的卓越品质等,这种躬身入局的姿态,正是广大鲁企不怕事、能担事的生动写照。
互济互惠,撑开“同风雨”大伞。
我国拥有14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蕴藏着强大的消费活力和潜力;而外贸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既锻造了超强的创新力和制造能力,更炼就了“风雨同舟”的“铁肩膀”。
连日来,不少中国企业挺身而出“雪中送炭”,借助自身平台资源和渠道优势,积极“搭梯子”“架桥梁”,畅通并拓宽外贸产品的内销渠道,帮助外贸企业闯关破局。
已有京东、盒马、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物美等近20家企业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助力外贸企业拓宽渠道。另外,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七家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推动内外贸联动拓展内销市场。
在山东,“抱团取暖”的温度正在不断升温。比如,利群集团近日正式发布内外贸联动发展战略,向全国供应商伙伴抛出合作橄榄枝,计划通过"五大赋能计划"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深耕商贸流通领域40余年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利群集团用自身应对全球经济变局的经验,为更多鲁企照亮了合作共赢的前行之路。
政企携手,开拓“有可为”的新天地。
构筑积极的营商环境,政府的保驾护航十分重要。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营造良好环境,让更多优质产品服务于国内消费者,助推内需市场升级,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照拂。
比如,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山东组织2994家企业参展,展位达到5345个,规模创历史新高。鲁企向全球采购商充分展现了在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山东还以此为契机,专门举办了“万企出海鲁贸全球”精准采购对接会广交会专场活动。
还如,在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山东展区特别设立外贸优品展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同时,我省泰山体育、大染坊等两家企业成功入选本届展会特别设立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展区,鲁企进一步借助消博会平台融入国内市场。
“风浪越大,鱼越贵”,外部环境无论怎么变化,鲁企都在随机应变,以“弄潮儿”的姿态,在“出口转内销”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文/李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