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胜利油田17家油气开发单位全部完成碳足迹核算认证,率先在国内油气行业实现采油厂、分公司两级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全覆盖。
油气产品碳足迹一般指每生产1吨原油或1立方米天然气产生的碳排放量,包括油气勘探、开采、集输及生产服务商、承包商等环节产生的碳排放。
通过碳足迹核算,能够清晰了解油气生产各环节、各工艺碳排放的来源和总量,帮助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寻找降低碳排放的机会。
油田碳足迹核算始于2018年,以孤东采油厂为试点,全面核算了原料获取、产品生产环节的碳足迹,明晰了全链条核算的边界、环节和影响因素,获得中国石化首张“油气产品碳足迹评价”证书。
2022年,油田制定了《胜利油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谋划了双碳标准完善、碳足迹能力建设、全链条降碳等重点任务。2023年,油田建成国内油气行业首个能源与碳排放管控中心,实现了油田提升、注入、集输、后辅、转供等系统用能和碳排放在线监控。
为强化能耗与碳排放双控,油田设定55项关键监测指标,围绕油气开发调整、地面工艺提效等,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导帮扶、现场诊断分析,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工作。
2023年以来,油田年度控减无效采出液840余万吨,综合含水保持零增长,减少电力消耗1.1亿千瓦时;控制低效注汽投入,减少天然气消耗2200万立方米;推进光伏电站建设,累计建成光伏装机规模460兆瓦,年发绿电5.5亿千瓦时;建成清洁供热项目81项,余热利用225万吉焦、光热利用20万吉焦。合计形成150余万吨的降碳能力。
油田还建成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建成国内首家碳中和原油库,打造减少碳足迹的产业示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针对碳足迹核算方法缺失、工具不全等问题,油田主导编制《国内上游原油、天然气及油气衍生品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石油石化碳盘查实务手册》,规范了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分配规则、计算方法、数据质量要求,已在国内上游油气企业全面推广。
“十四五”期间油田碳排放总量、强度持续降低,特别是2024年,在原油产量、注汽量等大幅上升形势下,油田碳排放总量强度同比仍保持下降趋势,实现增产不增能、增能不增碳。
记者 孙万芹 通讯员 刘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