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昭鹏(右)在探望同学。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场让无数人牵挂的特殊补考。
5月18日上午,山东烟台,山东省职教高考补考考点。偌大的考场里,纸笔摩挲的沙沙声清晰可闻,全场唯一的考生——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口腔义齿制造专业学生姜昭鹏正伏案作答。
交卷铃响起,他深吸一口气,从容搁笔,昂首挺胸迈出考点。考场外,阳光正好,暖意融融。
此刻,网友的评论正在网络上持续刷屏:“姜昭鹏,你已经满分了,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时针倒回至5月10日清晨,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山东省职教高考考点。上车仅1分钟,身旁同学突然身体一软,倒在姜昭鹏身上。
“一开始以为他开玩笑,后来我发现,他的脚用力踢副驾驶座椅,我就开始感觉不对劲。”姜昭鹏回忆道,“我把手放在他的鼻子上,发现他已经不呼吸了,于是我立马把他平放在后排座椅上。”
狭小的车厢内,姜昭鹏跪在座椅上,对同学实施胸外按压。
“是去医院,还是去考点?”网约车司机王涛询问。
“去医院!”
获交警准许后,王涛连闯6个红灯。两人紧密配合,上演了7分钟“生死时速”,将同学送往就近的烟台山医院,为抢救赢得时间。然而,姜昭鹏因此错过了语文考试。
提到专业规范的急救技能从何而来,姜昭鹏坦言,“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包含安全应急与避险这方面内容。”去年9月份,他第一次接触到这门课程,学习了急症现场救护,也经常在课后练习,“幸好掌握了急救技能,如今真的派上用场了。”
在考试与救人之间抉择,那一瞬间是否有过犹豫?
“没有。”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如果当时我把同学托付给师傅,自己去考试了,后续出了问题,我心里会很内疚。”
错过语文考试后,姜昭鹏坦言“有些遗憾,但不后悔”。5月13日上午,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对姜昭鹏的行为进行了表彰。“事情发生后,学院老师们一直在安慰、鼓励我,肯定了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他说。
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公告: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
“内心长舒了一口气,又有点小紧张。”得知补考消息后,姜昭鹏哽咽了,“这次补考再一次给了我机会,我会心怀感恩、倍加珍惜。我告诉自己,要尽快平复心情,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备考,再多做几套模拟题和往年真题。”
走出考场时,姜昭鹏步伐格外轻快。“和之前的考试相同之处是,同样严格、规范,考试流程也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就是这次多了更多人的关注。”他笑着挠挠头,“发挥正常吧,会的题目都写上了!但对我而言,这次考试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大家的期待走进考场,也让我更想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在班主任苏晨看来,姜昭鹏的这份善意早已有迹可循:“这孩子话不多,性格沉稳。平时宿舍值日,要是有同学顾不过来,他总会主动搭把手。从这些小事就能看出,他骨子里就透着股子善良。”
因此次事件,烟台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姜昭鹏和王涛“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姜昭鹏被推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这倒让他有些无措。“我就是个特别普通平凡的学生,换作其他同学,可能也会这么做,只是我恰巧被看到了而已。”姜昭鹏说,接下来,他想调整状态,逐步回归到平淡的日常生活中。
“孩子苏醒后,意识还不太清醒,拔掉呼吸机的第一句话,便是迷迷糊糊地问妈妈‘姜昭鹏赶上考试没有’。”被救学生亲属湿了眼眶,“孩子是幸运的,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令人感动的。”
“我们都没辜负彼此,这大概就是‘双向奔赴’吧?”考完试,姜昭鹏第一时间去探望同学,两人见面后静静看着对方,相视而笑。“我们约好了,等他康复,一起找地方吃顿饭。”姜昭鹏笑道。
有人问姜昭鹏:“如果未来再遇到类似情况,你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若重来一次,我依然如此。”在姜昭鹏看来,父母教的向善之心、学校传授的责任担当、孔孟之乡的文化滋养,还有全社会对善举的呵护,都在告诉他——这是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