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品牌比作一条河,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更愿意做那条先把自己流成故事的河。河水所到之处,顾客不再是岸边的看客,而是主动跳进水里、捧起浪花向更多人展示的“自来水”推广者。
把“质优量足”做成可感知的细节
在枣庄分公司,“质优量足、客户满意”从来都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被拆分成无数个可以触摸的细节:加油枪端口的二次回收罩,冬天不冰手;便利店收银台旁的“1:1.5”黄金称重区,顾客可以复称所购大米;柴油大客户收到的“控油报告”,用手机扫码就能看到每一次补能的碳排放减少量。细节被看见,闪光点就有了体温,顾客自然愿意把这份体温传递出去。
把客户请进品牌“共建局”
今年7月,枣庄分公司把首场“车主共创日”搬进加油站。车主代表、卡车司机、网约车司机与公司技术、非油、安全三条线负责人围成一张“U型桌”,现场投票决定便利店要上新什么口味自热锅、柴油尾气液促销装该多大容量。活动结束仅三天,抖音话题#枣庄加油站听我的#播放量突破50万次,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一条留言来自网名“鲁D·大货老王”:“第一次感觉加油站是咱司机自己开的。”当顾客从“被服务者”变成“共建者”,品牌忠诚度就不再是交易结果,而是情感结果。
把文化故事讲到人心里
在枣庄分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是故事官,每一座站都是故事馆。“藜麦扶贫”小分队:把油库的闲置屋顶改造成蔬菜试验田,从此油库员工吃蔬菜、水果就没有花钱买过;“客户开发”小分队:冒着炎热的高温,顶着39℃的温度,员工们跑遍大街小巷,只为将优惠活动送到客户“心坎里”。这些故事被拍成1分钟竖屏短剧,在枣庄本地视频号矩阵推送,“自来水”转发语从此多了一句:“原来中国石油离我这么近”“为中国式浪漫点赞”。
让融媒体成为“放大器”
枣庄分公司把企业微信、抖音号、视频号、员工朋友圈做成同一条“内容河”。每周三“站经理直播日”,顾客在弹幕里点菜:想看柴油车尾液怎么加、想听加油站夜班故事、想学燃油宝正确姿势……站经理就把镜头对准现场,实时答疑。直播结束,系统自动生成回放二维码,顾客顺手转发到司机群、社区群。数据显示,直播带来的二次传播率高达63%,远超传统图文推送。
让“顾客代言”成为常态
今年8月,枣庄分公司启动“100名品牌代言人”计划,不请明星,只请顾客。入选者没有高额代言费,只有一张写有“我与中石油的故事”的定制卡片,以及加油权益。首批20名代言人里,有跑专线的货车司机、有开民宿的宝妈、有在加油站相识结婚的90后小夫妻……有客户呼应:“下次路过枣庄,必须去加油站打个卡!”
在枣庄分公司,企业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而是一场“让顾客先感动,再发声”的精心编排。当品牌闪光点被做成可感知的细节,当顾客被请进共建舞台,当文化故事讲到人心里,传播就不再是企业单方面的声音,而是一场由顾客自发掀起的浪潮。浪潮里,每一滴水都在说:看,这就是我爱的中国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