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希望”两个字多么美好。
但凡被赋予希望,事情也变得美好起来,比如,“希望小屋”。
2020年6月,在山东,“希望小屋”的故事拉开序幕,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项目针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困境儿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学习生活空间,并配套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探索了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转变。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募集资金超2.7亿元,已建、在建小屋20925间,惠及困境儿童2.1万余名。
线下开展专项行动,拓展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开发小程序,研发大数据平台;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健全志愿者培养体系……现如今的“希望小屋”正在快速进入“优化志愿服务”的2.0版。
专项行动、品牌活动助力“希望”升级
“我和同村小伙伴每到周六就来小课堂,老师们给我们辅导功课、教我们唱歌跳舞,这里有很多小朋友,放学我都舍不得走。”“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徐可(化名)高兴地说。
一个带着希望的事物出现——“希望小课堂”。
这个课堂是临沂费县点点义工联合会助力“希望小屋”志愿服务的一个探索,每到周六就会充满孩子们和志愿教师的欢声笑语,还有那朗朗的读书声。费城街道的十余名“希望小屋”小主人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而志愿者们则成了他们的亲人和朋友。
“第一次看到徐可,并没有现在这样活泼开朗,看到老师和小朋友不敢打招呼、有问题也不敢问,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徐可变了一个人似的,爱说爱笑。”志愿教师晏飞说,“希望小屋”的小主人不乏事实孤儿及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的他们大多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希望小课堂”除辅导语、数、外等科目外,还开设了心理辅导、手工制作、舞蹈、绘画、体育、音乐等特色课程,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让孩子们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中敞开心扉、健康成长。
随着“希望小屋”项目逐渐进入下半场,带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活动在山东各地全面开花。
共青团菏泽市委聚焦4400余名“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实施“彩虹桥”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实行志愿者动态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希望小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精准化水平,帮助“困境儿童”向“彩虹少年”转变。共青团滨州高新区工委发起“希望小屋”儿童结对关爱项目,对“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开展跟踪陪伴、结对关爱等志愿服务。通过志愿者的定期走访、生活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培养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融入能力,与家长一道共同督促孩子们树立爱整洁、爱劳动、爱生活、爱学习、爱父母的生活理念。
在一系列实践中不难发现,擦亮“希望小屋”招牌,助力“希望小屋”升级,常态化开展志愿行动和项目不可或缺,也是“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必经之路。
“数字公益”推动“希望”转型
“多少次汽车在起伏的道路上奔驰,路的尽头,晚霞绯红。除了晚霞,路的尽头还有小梦(化名)的笑脸。”这是菏泽郓城“希望小屋”志愿者张慧颖在工作日记上写下的一段话,小梦是她结对服务的一名困境儿童。
现在,张慧颖的工作日志由纸上变成了线上,2023年,共青团菏泽市委发起了“希望小屋”志愿服务工作提升行动,并发布了一个“新工具”。
又一个带着希望的事物出现——“彩虹桥”小程序。
小程序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可以对“希望小屋”信息、管理、服务进行实时查询、调取、录入和更新,帮助实现小屋和志愿服务管理精准化、规范化。共青团菏泽市委的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饶有成就感地展示小程序,“信息一账通管:全部儿童信息、志愿者信息可通过后台实现新增、删除、修改等管理功能;情况一目了然:儿童个人、家庭、结对志愿者等情况可详细查看;位置一触即达:查看儿童详细信息,点击位置可以直接转到地图导航,点击监护人、结对志愿者联系方式可直接拨号……”
不仅仅是在菏泽,潍坊也有专属“希望小屋”的线上服务系统——“希望小屋”大数据平台。这个平台在2020年6月伴随着“希望小屋”的出现有了雏形,与小屋建设同步推进;2020年10月上线,并全面启用。共青团济宁市委创新开发的“济宁希望小屋”信息化平台,实现“希望小屋”项目全链条信息化管理,精准服务困境儿童,有效提升项目透明度、公众认可度。通过“济宁希望小屋”小程序,将“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实施过程全链条信息化、可视化、动态化、科学化,能全方位展示项目实施过程。
看,现如今的“希望小屋”,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将小屋建设情况、受助青少年基础信息、志愿服务进展情况进行立体化统计和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信息共享的便捷化,正在朝着“数字公益”的方向迈进。
超4万名志愿者让“希望”更旺
“这个圆锥体的体积应该先求出底面面积,然后再利用体积公式……”在菏泽巨野县核桃园镇付庙村,“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小爱(化名)经常通过微信视频接受“老师”的学业辅导,而这位“老师”是目前正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读大一的李家耀。他们的“师生”情开始于共青团巨野县委牵头组织的巨野籍大学生线上结对“希望小屋”儿童助学活动项目,正是这样的结对活动,让李家耀成为“希望小屋”志愿者之一。
通过近三年的不断积累,“希望小屋”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4万名。“爱心妈妈”“知心姐姐”“小屋教师”“小屋医生”“成长导师”……这些都是他们的名字。
志愿者引得来,也要留得住,这样才能为受助儿童提供持续不断的志愿服务。以潍坊为例,团市委持续加强对小屋志愿服务的规范管理,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性志愿服务培训、座谈交流、观摩学习等,不断提升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水平。同时,还通过强化对志愿者的激励褒奖等,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能动性、积极性。
山东共青团以“牵手关爱”志愿服务行动为载体,广泛招募青年志愿者,与受助儿童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关系,常态化向受助儿童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学业辅导、感受城市、心愿达成和地方特色活动的“5+X”服务,并针对特殊受助儿童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帮助受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解决成长和学习中的困难问题,培养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此外,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供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法治宣传、自护教育等服务,解决受助儿童心理问题和维权诉求;依托“希望课堂”“流动少年宫”“七彩假期”“三下乡”等品牌项目让受助儿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补齐假期教育短板;依托“希望工程”“圆梦助学”项目,提供助学资金支持、助力完成学业、促进全面发展,为受助青少年梦想保驾护航。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帮扶活动近10万次,服务时长18.7万小时。
如果说三年完成两万间小屋的建设是“希望小屋”的“1.0版”,那现如今,志愿服务的后半场接力就是“希望小屋”的“2.0版”。
未来,“希望小屋”还将不断升级,同步深度链接教育、民政、医疗等各类资源,进一步拓展项目帮扶内涵,形成团组织联动、团内外互动的共青团公益事业链,实现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通讯员 谢苗苗 张淼 来源:青春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