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不仅是一条‘黄金水道’,更是一道‘文化长廊’。如何让沿运历史文化‘醒过来’‘活起来’‘走出去’?关键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1月4日至7日,山东枣庄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围绕运河文化传承发展,委员们踊跃建言。
京杭大运河枣庄段全长93.9公里,河道通畅,景观优美,遗迹众多。“对这一天然稀缺的文化遗产,尚存在重视不够、保护不好和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马洪玲委员建议:“设立专门机构,拟定建设规划,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运河枣庄段开发利用,形成运河流域全境、全域、全线开发利用格局,着力建设一条‘活’着的‘鲁南运河文化产业带’。”
“传承发展运河文化应坚持保护优先。”吕东来委员建议:建立大运河遗产遗迹标识系统,对重要遗产遗迹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形成全面完整的运河文化解读系统。”
“做好大运河的文章还要抓好载体建设。”汤海涵委员认为:“对运河文化遗产,应通过建设枣庄运河文化博物馆保存一批、兴办运河文化研究院提升一批、拍摄系列运河文化影视剧宣传一批、举办运河文化艺术节利用一批,方能促进运河文化‘活起来’。”
“文化只有与产业相结合,才有持久生命力。”朱亚非委员呼吁:“依托运河文化资源,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娱乐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新六产’等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
现场听取委员分组讨论的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汲取委员建议,采取切实措施打响“运河名城”品牌,将大运河建成展示历史文化的“微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