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台儿庄古城斑驳的城墙前,青石板路已被岁月磨得光滑,脚下是静静流淌的运河水,见证着这座古城从往昔的繁华到战火中的残破,再到如今的重生。我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也是一片承载着血与火记忆的土地。
1938年的那个春天,台儿庄的天空被炮火染红。日军的铁蹄践踏而来,妄图撕碎这片土地。台儿庄,作为山东南大门,是徐州的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中国军队与日军在这里展开了殊死搏斗。那场战役的惨烈程度难以想象,枪林弹雨中,将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坚固的防线。据记载,当时城内双方逐街逐巷、逐房逐屋争夺,中国守军186团1营在北门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几乎全营壮烈牺牲。而台儿庄内的巷战同样艰苦卓绝,敌我双方在清真寺等关键地点反复争夺,守城31师原有4个团8000多人,死伤近3000人,阵地越来越小,日军一度占领了城内三分之二的地盘,但中国军队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日军背水一战,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极大地振奋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
如今的台儿庄古城,早已没有了往昔的硝烟弥漫,取而代之的是古朴典雅的建筑、热闹非凡的街市和欢乐的游客。然而,那面弹孔累累的墙壁依然矗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惨烈的历史。每当我看到它,心中便满是敬意与感慨。那些英勇无畏的先辈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七一建党节的临近,更是让我思绪万千。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诞生,开启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航程。在党的领导下,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正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推动全民族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才能在一次次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不断走向胜利。
作为一名台儿庄人,我深感自豪与骄傲。从小听着台儿庄大战的故事长大,那些英雄的事迹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如今,站在建党节与台儿庄战役的交汇点上,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