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殷婷
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齐鲁水文化论坛有关情况。
山东水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近年来,山东省水利厅把水文化建设作为治水兴水重要内容,坚持高标定位、高位推动,立足治水实践,加强顶层设计,将“文化铸水”作为“六水共治”重要举措之一,提出“十个一”工作思路,不断深入打造“水韵山东”“水美山东”“水兴山东”等独具齐鲁特色的水文化品牌。
举办一项水文化高端论坛。坚持交流合作促进发展,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一届水文化高端论坛,突出学术性、实践性,多学科、多维度、多层面揭示山东水文化的独特贡献和时代价值。即将于本周六召开的就是我们首届齐鲁水文化论坛,主题为“齐鲁水文化与现代水网建设”。
出版一套水文化精品丛书。计划从历史遗迹、国家战略、红色故事、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人文教育等方面,以史、传、志、记、述、图、表、音、视等多种体裁和表现形式,充分挖掘水文化蕴含的历史价值、红色基因、时代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认定一批水文化特色遗产。全面梳理水利遗产类别,进行全域水利遗产调查;启动省级水利遗产认定;有计划推选一批省级水利遗产代表申报“世界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水利遗产”,逐步建立山东重要水利遗产名录体系。
推广一批水文化教育基地。按照“景点+人文+科普+”的总体设计理念,推广建设山东水文化教育基地,重点依托已建和在建水利工程、城市河湖岸边公共区域、水利风景区等,建设水文化展示场馆场所,继续做好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培育申报。
打造一批水文化齐鲁品牌。不断完善主题歌曲、品牌语言、宣传手册、品牌大使、文创产品,开展“水文化+节日”“水文化+体育赛事”;以水为“媒”,以河湖为脉,以重要水文化遗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为载体,深入打造水文化齐鲁品牌形象识别体系。
创建一批水文化标杆工程。不断提升已建工程文化融入,强化在建与新建工程文化品位;积极参与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推选和示范推广;串联河、湖、库、渠等水利风景资源,打造水文化景观带,推动水利风景区集群发展。
搭建一个水文化智慧平台。充分运用数字化、人工智能手段,搭建山东省水利遗产数据库和水利遗产管理系统,在已建成的戴村坝、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大沽河博物馆等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水文化数字展馆。
创办一本水文化专业期刊。计划创办《山东水文化》专业期刊,设立思想探源、遗产研究、河湖故事、名称考据、历史传说、业内交流、最美水利人、基层风采、河湖卫士、摄影风光等栏目。目前已在《山东水利》杂志增设“水文化”彩页和栏目。
形成一批水文化学术成果。以黄河流域、大运河山东段、胶莱运河等研究为重点,开展水文化基础理论、重要水利遗产、山东治水史、山东历史治水人物等课题研究。同时统筹整合省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水文化研究力量,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水文化研究高地。
建设一个水文化专家智库。坚持集众智、合众力、定良策,充分发挥专家库在咨政建言、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储备、国际交流等方面作用,促进国内外水文化交流合作,全力打造山东水文化建设的“宝贵智库”和“最强大脑”,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