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济南报道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明确要求以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近期,山东接连推出一系列举措推动乡村产业振兴。5月6日,省政府在潍坊市临朐县召开全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议,总结交流工作,部署安排任务;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这是省政府制定的首个关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充分体现山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坚定决心。
5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实施意见》。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于永德介绍,《实施意见》共3个方面、20条措施,明确提出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要坚持立农为农、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片区推动,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明确重点任务:聚焦乡村特色,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于永德介绍,《实施意见》主要明确的重点任务包括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四个方面。
围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优化产业布局,完善“13+N”培育体系,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要培优培强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要提升种养水平,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和现代化养殖装备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农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开展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分级分类培育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要提升生态价值,深入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围绕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要推进多环节增值,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要推进加工业集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打造农产品加工优势集聚区;要推进多元化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畅销产品。
围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传承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围绕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要加强乡村商贸流通,增强便民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电商产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农业生产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生活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服务消费需求。
推出具体措施:抓布局、夯基础、升价值、搭平台、优机制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创造了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农村改革发展经验,有基础、有条件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使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鲜明特色。《实施意见》重点围绕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作了部署规划。会上,于永德详细阐述了五项相关措施。
近年来,山东持续深化农业生产“1+4”体系,制定出台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等政策支持文件,编制枣庄石榴、黄河故道桑黄等30个特色产业规划,推动果菜菌茶、驴兔蜂渔等产业健康发展,构建起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接下来,将统筹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农业强省建设规划,将乡村富民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山东还通过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使得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1万家、年营业收入2.3万亿元,均居全国首位。于永德说,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抓联农带农,推动产业链条向农村、农民延伸,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一业一策”培育冠县灵芝、巨野工笔画等地域特色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还要挖掘农业农村多元价值资源,梯次培育1个全球农遗、10个中国农遗、46个省农遗,打造日照绿茶、临沭柳编等地域特色品牌,一批“土特产”成为电商新名片。培育省级乡村工匠433名,带动发展一批乡村创客基地、共富工坊。
通过搭建好富民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发挥乡村振兴片区资源整合作用,省市县梯次建设片区1959个、覆盖村庄近2万个,统筹各项政策、各类项目、各种资源用于发展富民产业。打造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农业产业强镇122个。同时研究谋划好富民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实施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财政衔接资金产业发展项目等。深化农村改革,已累计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12.1万宗,保障产业发展用地。建设金融数智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按揭农业”“齐鲁富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89万亿元。深化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推动国企与102个片区结对协作,完成投资48.8亿元,推动落地一批乡村富民产业项目。
强化政策保障:树龙头、强帮扶,凝聚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合力
为确保乡村富民产业的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实施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统筹推进、坚持片区集聚推动、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产业帮扶经济弱县引导力度以及抓好引领带动等五个方面内容。
加强统筹推进,要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同频共振、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工作中,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坚持片区集聚推动,即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将片区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发展集聚区。
强化要素保障,要加大财政、金融、人才、科技等支持力度。
加大产业帮扶经济弱县引导力度,应当通过财政奖补、产业基金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帮扶经济弱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抓好引领带动,要切实突出品牌引领,加强市场开拓,推广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于永德表示,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决扛牢责任,以有利于群众增收为导向,以片区建设为抓手,做好谋划布局,夯实产业基础,搭建平台载体,健全政策机制,确保乡村富民产业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