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供船用保税燃料油主要以自境外进入保税仓库存储的燃料油为主。随着2020年国际航行船舶加注国产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的施行,国产燃料油在供船油品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青岛港鑫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业务经理葛德福介绍道,“以往,供船用国产燃料油生产完成,需先入出口监管仓库储罐后再倒入保税仓库储罐,才能开展保税船供油,不仅影响罐容利用率、增加经营成本,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如今在海关“两仓”功能叠加政策的加持下,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为有效破解国产燃料油转罐作业堵点,黄岛海关在确保风险可控、规范运作和严密监管的基础上,允许符合资质的企业试点开展“两仓”功能叠加。“两仓”功能叠加,即赋予油品储罐同时具备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双重功能”,国产船供燃料油无需进行实际倒罐作业,仅通过清单申报即可实现账册间结转,完成从出口监管仓库转入保税仓库的属性转换,进而直接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供船业务。在该模式下,作业流程由传统的“两进两出”简化为“一进一出”,大幅降低了供船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国产燃料油的出库供船效率。
葛德福说,“我司共有3个5万立方的储罐开展‘两仓’功能叠加业务,据估算,每年能为使用油罐的供船企业节省相关费用2000余万元,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减负。”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港口众多、国际航线密集,其中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国际航行船舶靠泊频繁。为推动区域供油行业发展,黄岛海关先行先试,深入评估风险,优化作业流程,通过提供详尽政策解读、开展细致操作指导,精准投送惠企政策,为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实施‘定制化’服务,助推“两仓”功能叠加政策全面推行。
目前,青岛地区两家供油企业在山东地区形成以青岛港为中心的资源储备基地,辐射日照、烟台、连云港等周边港口开展保税油加注业务,过去3年供油总量达700万吨以上。
黄岛海关企业管理处副处长杜凯表示,下一步,黄岛海关将持续释放“两仓”功能叠加、燃料油跨关区直供以及燃料油混兑等政策红利,打好海关惠企政策“组合拳”,助力区域船供油行业“加速前行”。
闪电新闻记者 刘伊霞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