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新感知5月20日讯 20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 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第二季活动走进枣庄墨子纪念馆,摄影大师们用镜头捕捉馆内的珍贵展品、建筑风貌与深厚文化底蕴,为古老的墨学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墨子纪念馆始建于1993年,是集墨学研究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纪念性场馆。摄影大师们首先被龙泉塔吸引,这座始建于唐末、历经1200多年风雨的八角九层密檐式佛塔,高43米,其建设融入鲁班元素,背后承载着镇河、依泉而建等历史传说。虽龙泉寺在抗战时期被毁,但龙泉塔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大师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拍摄,记录下其古朴雄浑的身姿。
走进纪念馆,在兼爱堂,大师们为墨子像所震撼。以墨子生卒年为参照,像高4.8米、宽3.9米,四周环绕着历代名人对墨子的高度评价。这些评语让摄影大师们深刻感受到墨子思想跨越时空的影响力,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文字与庄重的场景。
人文厅中,关于墨子出生地的传说、墨子桥、一步两井等故事引发了摄影大师们浓厚的兴趣。据传说,墨子出生在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风水宝地,落凤山因他出生时凤凰所落而得名。一步两井的故事更是神奇,为治疗村民的大脖子病,墨子引下含碘泉水,建成一步之隔却一甜一苦的两口井,两千多年来甜井井水从未干涸。大师们用特写镜头捕捉这些文化遗迹的细节,展现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
在人文思想厅,摄影大师们聚焦墨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兼爱” 作为核心思想,倡导不分等级、远近、亲疏地爱一切人,这一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和谐观念高度契合。“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体现了对和平的追求;“尚贤”“尚同” 主张选用人才、推行民主政治;“节用”“节葬” 倡导节俭,反对奢侈;“非乐”“非命”“天志”等思想也各具内涵。大师们通过拍摄展览文字、场景复原等,试图将这些深邃的思想以直观的影像呈现给世界。
科技厅是本次拍摄的重点区域之一。墨家在几何学、算学、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让摄影大师们惊叹不已。墨子提出的 “端”“尺”“区”“厚” 对应欧几里德几何中的点、线、面、体,且早了一个世纪;其对圆、方、相交、平行、垂直等的定义,以及十进位制、分数、乘法等算学知识的应用,都展示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先进性。杠杆原理、斜面受力原理、浮力原理的应用,还有小孔成像实验等,比西方相关发现早了百余年。“墨子号” 量子卫星模型也成为镜头下的焦点,它承载着现代科技对古老墨学的传承与创新。
军事厅中,墨子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令人印象深刻。从战前准备的精神、物资、外交准备及动员,到城防守备的竹签带、悬脾、渠荅等防御设施,再到止楚攻宋等经典军事活动,都被大师们用镜头记录下来。《墨攻》电影场景的展示,以及战国时期小型兵器的陈列,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墨家军事智慧的魅力。
圣迹堂内,“墨子圣迹图” 大型壁画生动展现了墨子的一生。从目夷后裔的身世,到母梦赤乌的传说,再到学工学文、创立墨家学派、止楚攻宋等重要事迹,摄影大师们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画面,展现墨子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以及他为平民阶层发声、为正义而奔走的崇高精神。
弘墨厅展示了墨学研究的发展历程。1990年山东大学与滕州市联合成立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1992年中国墨子学会成立,此后召开的14届墨子学术研讨会推动了墨学研究不断深入。《墨子大全》《墨子研究杂志》《墨学研究论丛》等研究成果,以及不同时期的墨子书籍版本,都见证了墨学的传承与发展。摄影大师们通过拍摄这些资料,展现了墨学在当代的学术影响力与文化价值。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的“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第二季活动,邀请20位国际摄影家赴聊城、菏泽、枣庄、临沂四地采风拍摄,进一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