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未消的傍晚,蚊虫在燥热的空气中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暮色四合时,院子里总会飘起一缕特别的清香——那是父亲和祖父在编织白蒿绳。这种被乡亲们称为"草火捻子"的古老物件,承载着祖辈们对抗自然的智慧。
制作过程像一场默契的合奏。父亲仔细挑拣着青翠的蒿茎,祖父则盘腿而坐,将两股白蒿夹在脚趾间固定。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地捻动着,草茎在他指间渐渐拧成一股坚韧的麻花绳。这种手工制成的驱蚊绳,既没有化学制品的刺鼻,也不像电子设备需要电力,却能整夜散发着安神的草木香。
今年夏天格外潮湿,蚊虫比往年更猖獗。即便紧闭门窗,那些恼人的嗡嗡声仍无孔不入。孩子们细嫩的皮肤上很快布满了红肿的包块,夜里常被痒醒啼哭。试过各种现代驱蚊产品都收效甚微后,祖父拄着拐杖带父亲去后山采回新鲜的白蒿。虽然腿脚不便,老人家还是坚持亲自示范那套传承了数十年的编织手法。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点燃的草绳吐着橘红色的火舌,散发出类似檀香的安宁气息。这微光在夜色中明明灭灭,像一道温柔的结界。孩子们在草香中嬉戏,我望着跳动的火光出神。从离乡求学到他乡立业,再到如今自己也成了父母,这缕带着苦味的清香始终是记忆里最温暖的印记。
这不起眼的草绳,早已超越了实用的范畴。在这个充斥着合成材料与智能设备的时代,它像一位沉默的智者,诉说着人与自然相处的另一种可能。那袅袅升起的青烟,是对朴素生活最美的礼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