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的秋老虎依旧毒辣,我跟着安全部门的同事到某加油站做突击检查。站经理很自信:“灭火器、灭火毯、监控全覆盖,一样不少!”可当我们走到罐区,他笑容僵住了——一只孤零零的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被刻意摆在摄像头正下方,旁边铺着一床崭新的灭火毯,像摆拍。
安全部门的老王没说话,转身从器材室推来35kg推车式灭火器,哐当一声放在旁边,问现场员工:“真起火,你选谁?”空气瞬间安静,只剩蝉鸣。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安全不是做给镜头看的,是做给“万一”准备的。8kg与35kg,看似只是重量的差距,其实是“差不多”与“彻底到位”的距离,是“因陋就简”与“万无一失”的鸿沟。
培训教材写得明白:罐区清罐作业属一级动火,火源一旦失控,8kg干粉喷射8秒就见底,而35kg推车式可连续喷射30秒以上,还能边推边打,为人员撤离赢得黄金时间。可有人嫌推车重、挪得远,干脆“就近原则”,把8kg当万能钥匙。
我想起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父亲在后座绑了两根粗竹竿,说“摔了不疼”。我嫌丑,偷偷拆掉,结果第一跤就磕破了膝盖。父亲没骂我,只把竹竿重新绑好:“省事一时,疼的是你自己。”如今,那根“竹竿”变成了35kg的灭火器,有人仍嫌它笨重,可一旦起火,它就是救命脊梁。
安全培训时,我们爱喊口号:“隐患就是事故,违章就是犯罪。”口号之后呢?有人把流程贴在墙上,却把“麻烦”束之高阁;有人把检查做成PPT,却把整改留给“下次”。就像8kg灭火器,明明力有未逮,却硬要让它“挑大梁”,本质上是把风险当儿戏。
老王常说:“安全工作最怕‘情绪价值’——看起来都做了,其实心里嫌麻烦。”真正的安全,是把35kg的灭火器推到离火源最近的位置,是把每一步流程落到毫厘之间,是把“万一”当成“一万”来准备。
回程车上,夕阳把油罐镀成金色。我在笔记本写下:安全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我们可以接受35kg的笨重,却承担不起8kg的侥幸。
下次再来加油站,我希望看到的不只是监控下的灭火器,而是每个员工心里那台沉甸甸的“35kg”。因为,安全从来不是“有就行”,而是“够才行”;不是“差不多”,而是“必须到位”。
愿每一次弯腰推车,都是向生命致敬;愿每一声“麻烦”,都能换来长久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