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枣庄的天还没亮透,秋风有些微凉,加油站罩棚下的灯只剩一圈昏黄,像被季节削薄的月亮。我缩着脖子站在洗手间门口,看保洁员老周把一张塑封的《秋季防滑十条》抹平、贴牢。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基础管理,不过是把最容易被忽视的小事,郑重其事地捧在掌心。
老周今年五十九,上班第一件事是摸拖把,第二件事是摸热水管。秋风起,水管开始凉手,他把写着“伴热带故障”的小红签插在配电箱门缝,像给机器挂号。站长说,这小红签是“站级创新活动”印发的。老周用了三张,洗手间再没因为“落叶湿滑”被投诉。数字很小,却足够让他的三轮代步车每天稳稳地停在加油站门口。
我跟着他进加油岛,看他把拖把桶搁在地标线外,桶沿卡着一把塑料尺,十厘米,是标准,也是他的“戒尺”。秋风卷着碎叶,有人把桶挪近五厘米,他就弯腰挪回去,一句话不说。那份固执像砖,一块块垒出通道的笔直,让来加油的大车司机不必因为绕行而多打半把方向。
中午,阳光稀薄,像被云筛过的豆渣。我随员工去办公室,员工把一摞交接班表摊在窗台,像晒秋后的红薯干。她说,以前表格“方言”太多,有人写“升”,有人写“kg”,月底汇总像翻译外语。现在我们统一归整,按照6S执行标准做好账表册收纳工作。我望着那些整齐的文件夹,忽然觉得它们像稻田,每一格都是一株秧苗,风过时一起弯腰,把“真实”两个字齐整整地递给你。
傍晚,天边的云像被油枪喷过,泛着淡淡的柴油红,秋风把云吹得薄而长,像旧帆布。我收好记录本,站在出口看最后一辆摩托车驶离。员工们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三条线在地面上交汇,又很快分开。他们没有喊口号,也没有写宏大的愿景,只是按部就班的在加油站里做着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
我想起刚进公司那会儿师傅告诉我的一句话;“基础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曾经觉得它太宏大,像山顶的旗;此刻才懂,它其实是脚底的砖,被掌心捂热,再一块块递出去,铺成别人脚下的平路。
夜色彻底降下来,加油站罩棚的灯一盏盏熄灭。我回头望,洗手间门口那张A4纸还在,被秋风鼓得猎猎作响,又贴回去,像一颗不肯冷却的心。它不说话,却替所有奔波的旅人,守住了一个干燥的、不滑的、亮着暖灯的夜晚。
原来,把基石放在掌心,再小的温度,也能煨出漫长的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