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一座社区油站的“小店经济学”
|
| 来源:齐鲁网视 访问量:3533 添加时间:2025-11-27 16:20:53 |
| |
培训归来,已是傍晚。我站在加油站前,看着下班的车流缓缓驶入,心中涌起一股新的触动。王二妮经理的现场诊断培训,让我对我们这座社区油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是“社区边的加油站”,客户多是周边居民、上班族,做的是“熟人生意”,要靠细节和精准服务打动人心。
堆头是“门面”,要跟着社区需求“动”
培训后的第一天,我便着手调整便利店布局。我们站是典型的社区店,客户多是早上赶着上班、傍晚买菜顺路来加油的邻居。于是,我把面包、烤肠等早餐食品移到收银台最显眼的位置,让赶时间的客户一眼就能看到。
在进店口,我设置了一个“社区专属福利堆头”——将洗衣液、纸巾等日用品组合优惠摆放。没想到,这个小改变立即有了回应。“加个油就能把家里用的买了,省得再跑超市。”一位老顾客这样说道。这种跟着社区居民生活节奏走的陈列方式,让我们的堆头不再是简单的商品展示,而成了解决邻里日常需求的贴心角落。
推销不是“硬塞”,是给社区熟客“搭台阶”
在社区油站,推销需要不同的方法。我们的客户多是老面孔,之前员工推销总是不好意思开口。王二妮经理说的“用增值服务引客户”点醒了我。
我让员工尝试改变话术:对接孩子的宝妈,加完油后自然地说:“姐,等孩子的时候可以尝尝我们新到的奶茶,坐着歇会”;对下班的年轻人,轻声提醒:“这款南瓜面包是网红款,加班饿了可以垫垫”。员工们发现,顺着熟客的生活习惯聊天,推销不再尴尬。短短几天,非油品推销成功率提高了两成。
这种转变让我想到重庆销售公司外河坝加油站的经验,他们通过细分客户需求,精准推送商品信息,甚至为一次性采购满额的客户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赢得了良好口碑。
数据要“落地”,跟着社区节奏调库存
“用数据代替经验”,这是王二妮经理反复强调的一点。我翻看了近一个月的销售数据:早上7-9点面包类商品卖得快,傍晚6-8点日用品走得多。这些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是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
现在,我让员工每天记录“社区需求小本本”:张阿姨想要无糖酸奶,下次订货就补上;年轻人询问冰饮咖啡,我们就把咖啡移到冷饮柜显眼位置。库存管理不再是“按季度补”,而是“跟着社区节奏调”。
这种精准的库存管理不仅减少了临期商品,更让客户感觉到“这站懂我们要什么”。正如四川销售绵阳分公司花园加油站经理张婷婷所言:“任何一单,都要认真对待。”正是这种对细节的重视,让他们站的非油商品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高位。
守好社区“熟人圈”,让小站也有大作为
我们是小站,但守着社区这方“熟人圈”,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温度。把陈列调得更贴生活、把推销做得更像聊天、把服务落得更暖人心,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却正是社区油站生存发展的关键。
接下来,我打算带着员工把“二妮工作法”细化成我们站的“社区服务清单”,让每一位熟客来加油时,都能感受到“这站跟家里附近的便利店一样顺手、暖心”。
社区油站的生存之道,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融入社区生活,成为居民信赖的邻居。正如镇江石油市区经营管理部的经验表明,通过走进社区、了解居民真实需求,即使是小站也能创造不错的非油收入。
傍晚,一位大妈提着菜篮子走进加油站,她不仅加了油,还顺手买了一箱牛奶和几包纸巾。“小赵,你们这现在东西越来越全了,以后缺啥就不用跑远路了。”这句话,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夜色渐深,加油站的灯光温暖而明亮。我相信,只要坚持以细节破局,用心经营好这份“熟人生意”,我们的社区油站一定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
|
上一条信息: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十一月,你好(散文)
下一条信息:
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立冬饺子暖旅途,加油站“家文化”拉近客户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