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旅枣庄:
枣庄市文化馆,系枣庄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分支机构、公益一类,业务范围包括:文艺创作培训,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作品选送,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一、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新馆位于文体中心四号馆的三至五楼位置,使用面积9670平方米,达到国家一级馆评估定级建筑面积要求。馆舍于2022年1月28日试运行,新馆启用后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新城区欠缺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短板,成为新城区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新馆投入使用以来,枣庄市文化馆充分发挥新馆阵地作用,秉承在“体验式”中热爱群众文化,在“沉浸式”公共文化服务中感受“细致入微”的变化,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
二、开展多彩文化活动
一是精准摸排,兜起群众文化需求,“点单式”服务。文化馆利用社区“双报到”、文化下乡等方式,下沉镇街、村社区深入群众了解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文化生活需求,建立活动台账,按计划高质量开展相关活动。二是发挥优势,筑牢群众文化阵地,“上门式”服务。文化馆为解决老年人走不远,年轻人没时间等实际问题,将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场地搬到家门口,先后开展了非遗购物节、业务技能大赛、歌咏比赛、书画展、非遗研学展演、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等群众爱看爱听爱参与的文化活动,将文化润心满意枣庄送到群众心坎,向群众充分展现文化枣庄、匠心枣庄、礼赞枣庄等方面的艺术魅力。三是继承传统,发扬中国节文化艺术,“定量式”服务。针对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群众关注集中,参与度高的关键节点,打好提前量,制定文化活动计划表,倒排日期,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截止目前,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先后举办文化活动20余场。四是关注公益,聚焦群众文化普惠性,“定向式”服务。在妇女节、儿童节等关注度高的节日,共举办公益活动、文化活动30余场;持续开展公益培训工作,共开设声乐、电子钢琴、舞蹈、声乐、国画、葫芦丝、素描、大提琴等课程。
三、加快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
数字文化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依托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馆业务职能服务的线上线下联通互动的系统,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在提升在场服务能力的同时,突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利用数字文化进行场馆及活动预约、直播录播文化讲堂,现实文化咨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市文化馆运用数字文化优势,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精心打造多项数字品牌活动。全年共推出95场文化慕课,43场艺术展播、27场非遗特色项目展播、21场摄影展览、67场书画展览、5场线上竞赛答题活动、山东手造
匠心枣庄系列宣传活动38场、1场合唱录直播、发布328条文化资讯,服务群众18.5万余人次,获得一致好评,提升群众满意度。
下步,我们将继续探索群文发展方向,一是在之后的群众文化中突出“做”这个关键,以干促进。将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在抓牢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抓好业务工作,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力求重点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二是把住“改”这个牵引,以变求新。组织全市文化馆系统深入开展学标树标追标活动,对标先进找差距,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和自身业务能力。三是体现“促”这个目的,以点带面。重点攻坚打造品牌亮点,先行先试,树先立优,围绕“党群共建、设施共享、活动共抓”的工作思路,以文体中心文化馆为原点,围绕全市群众艺术文化实际需求,创新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