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不仅仅是在校园里,那些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们应得的感恩时刻,它同样属于社会上各行各业中那些辛勤付出的老师傅们。
在加油站,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在那三尺见方的加油岛上,穿着已经老旧工服的老师傅们,他们耐心地一对一指导着新徒弟,让他们逐渐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
“不是已经教过你了吗?怎么还是做不好?”
“来来来,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你给我解释一下这个流程应该怎么做?”
“不要总是愁眉苦脸的,哪怕是个假笑也行,没有人欠你的钱,人家客户是来加油的,不是来看你脸色的。”
“主动推销并不丢人,真正丢人的是那些不敢开口,还嘲笑别人勇于开口的人。”
这些话语,是老师傅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它们不仅是对新员工的指导,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在加油站,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类似旧时“师带徒”的工作模式。
年轻的员工们在经过公司组织的集体培训之后,面对实际工作中复杂多变的情况,往往还是感到束手无策,难以适应。这时,就需要站上的老员工们挺身而出,以老带新,手把手地进行教导。
工龄超过二十年、多次荣获公司表彰的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滕州片区助理马春磊,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傅。他深知培养新人的重要性,常说:“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他相信,只有将每个加油站都培养出一位能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善于应对各种挑战的兼职维修员,才算是对得起自己肩负的责任。
马春磊师傅以心传心,不断努力,将自己多年摸索出的操作要领总结提炼,并亲自抄写成册,无私地分享给同事们。在加油站维修设备时,他总是要求加油员们搭把手,不仅是在传递工具的过程中传授维修技能,更是在传递一种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的精神。
迄今为止,马春磊师傅利用“师带徒”的方式,已经为滕州片区培养出十数名高级技工,以及数名技师。他们中的许多人,如今已经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为加油站的稳定运营和高效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像马春磊师傅这样的老员工,他们是加油站的中坚力量,更是整个公司的宝贵财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奉献,他们值得在教师节这一天,收到一束属于他们的鲜花。
其实,老师傅们不会说“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只会说:“油枪握紧,别慌。”
可这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