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清晨,阳光刚爬上加油机,山东销售枣庄分公司第33加油站迎来了日常的繁忙。8时15分,一声带着颤音的呼喊突然划破平静:“着火了!救护车着火了!”只见一辆印有“枣庄急救”字样的白色救护车停在进站口转弯处,引擎盖与车座下方正不断冒出灰白色浓烟,隐隐传来电线焦糊味,随时可能窜出明火。
黄金90秒,应急响应分秒必争。正在便利店核对商品台账的值班长王淑永猛地抬头,抓起墙上的灭火器就往外冲。作为有着10年油站经验的“老安全”,他清楚地知道:加油站50米内发生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控制!奔跑中他同时大喊:“强强,启动应急预案!”话音未落,灭火器保险销已被拔掉,他压低喷管对准引擎盖缝隙喷射,白色干粉瞬间笼罩起火点。
营业员邓强强几乎同时做出反应:左手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暂停加油作业,右手扯出警示带封锁入口区域,边跑边大声引导站内3辆待加油车辆熄火、倒车,沿应急通道撤离。“大家不要慌,跟着我往侧门走!”他沙哑的嗓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镇定,1分钟内完成了20米警戒隔离带的布设。
教科书式处置,团队协作化险为夷。当邓强强带着第二具灭火器赶到时,王淑永已绕到车尾,发现后车厢通风口也有烟缕渗出。两人默契分工:前者继续压制引擎盖火势,后者蹲下身子从车底角度喷射,防止火势向油箱蔓延。30秒后,正在后厨准备员工餐的前庭主管李霞也抱着灭火器加入战斗,三人呈三角站位形成交叉扑救,浓烟渐渐变淡,明火始终未露头。
“快!断电、断气!”王淑永突然想起关键步骤,邓强强立即转身跑向配电室切断救护车电源总闸。此时,司机师傅才从震惊中回过神,颤抖着要打开车门抢救设备,李霞一把拉住他:“师傅,电路还在短路,先远离车辆!”直到确认无复燃风险,三人才合力将救护车推离站区50米外的空旷地带。经检查,起火原因为车载电瓶线路老化短路,若再晚3分钟,极可能引燃油箱造成更大危险。
暖心后续,安全守护不止于灭火。“多亏你们训练有素,不然我这辆‘生命快车’今天就危险了!”司机师傅握着王淑永的手久久不放,额头冷汗还未干透。王淑永擦了擦额角的灰,笑着递上一瓶矿泉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平时运送病人争分夺秒,以后车辆保养可得多上心,电路老化可是大隐患。”邓强强则掏出手机,将站里合作的汽修厂联系方式发给对方:“他们24小时上门服务,我们帮您预约个全车电路检测吧?”
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正是枣庄分公司第33加油站日常安全管理的缩影。该站每月开展2次消防应急演练,针对进站车辆自燃、漏油等突发情况制定了详细预案,员工均考取了“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证”。正如站长在事后班会上所说:“我们不仅要为油箱‘加满油’,更要为安全‘上满弦’,守护每一位客户的平安,是中国石油人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如今,这辆“被救”的救护车仍定期到站加油,车身上“中国石油・安全守护”的反光贴格外醒目。在枣庄分公司第33加油站员工看来,那个清晨的浓烟与汗水,不过是履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日常注脚——毕竟,对于守护生命通道的“白衣天使”,他们守护的,从来不止是一辆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