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鲁南,天空被暑气蒸得发白,玉米叶子像被砂纸打磨过,沙沙作响。加油站站罩棚下的立柱,漆面剥落处露出灰黑的锈斑,像一道未愈的伤口。李斌把销量报表卷成筒,握得指节发白,数字像两根钉子,把他钉在滚烫的柏油路上。
“唯有突围,别无他法。”他在站务会上说。声音不高,却像投下一枚石子,激起十几双眼睛的涟漪。
突围的方向在哪?
夜里十一点,李斌还在办公室翻公司简报。屏幕的光打在他脸上,像一片冷冷的湖。忽然,“两股劲”三个字跳了出来。二妮经理面对目标的“狠劲”、面对困难的“韧劲”。他心头一颤,仿佛被火星烫了一下:原来失败不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意志力问题。
第二天清晨,他把“两股劲”写在白板中央,画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阳光从窗缝钻进来,恰好落在那个符号上,像给站里打了一束追光。
狠劲先落地。
他们圈定山亭区四家机关单位——对手的中石化老堡垒。李斌把员工编成两组,一组“电话突击队”,一组“地面侦察连”。
“从别人嘴里抢肉吃!”李文博举着客户名单,像举着一面战旗。
然而现实很快给出闷棍:门卫一句“找领导吧”就把他们挡在铁门外;电话里“暂时不考虑”像自动回复,连波澜都没有。一周下来,大家嗓子沙哑,鞋底磨薄,客户档案仍是一片空白。
夜里,李斌独自坐在罐区台阶上,风把头顶的旗子吹得猎猎作响。他想起二妮说过:“狠劲让你迈出脚,韧劲才能让你把脚印留下去。”
韧劲开始发芽。
他们换了一套“隐形战袍”:不再提办卡,只提“服务”。李文博给保安递矿泉水,顺嘴问一句“领导今天忙不忙”;核算员小韩帮办公室主任下载个税APP;连保洁阿姨都学会在客户来充电时,递上一张擦车纸巾。
日子像罩棚下的影子,被太阳一点点拉长。八月末的一场暴雨,把站前广场砸出一个个小水洼。那天中午,山亭区某局办公室主任老周冒雨来充电,鞋面湿了一半。小韩递过去一双一次性拖鞋,老周愣了愣,笑着接过。
“你们这服务,比机关食堂还细。”他说。
第二天,老周带着公章来了。开卡、充值、绑车,一气呵成。卡机“嘀”的一声,像给加油站的心脏打了一针强心剂。
胜利很小,四家成一家,日增量不到两吨,却像黑夜里擦亮的一根火柴,照见了前面的路。
李斌把老周签字的合同复印成A4纸,贴在会议室最显眼的位置。下面写了一行小字:“韧劲如藤,狠劲如刀;藤能缠石,刀可开路。”
九月初的晨会上,李斌没有谈销量,而是给每人发了一颗玉米种子。
“把它种在站前绿化带,别浇水,让它自己活。”
大家愕然。李斌笑:“二妮的韧劲,就是野地里的玉米,天旱、地碱、风大,照样抽穗。咱们也要学会在裂缝里扎根。”
此刻,我站在加油站出口,看一辆刚加满92号汽油的皮卡绝尘而去,排气管扬起细微的尘土,像一条淡金色的尾巴。
罩棚下的立柱依旧,锈斑却不再刺眼,员工用自喷漆一点点补上,像给伤口缝合。
李文博冲我扬了扬手里的客户登记表,笑得有点憨:“下一家,该轮到教育局了。”
我忽然明白,所谓“学二妮”,不是复制谁的传奇,而是把两股劲揉进自己的血脉,狠劲,是敢于在悬崖上劈路;韧劲,是肯在悬崖上种花。
夕阳沉到油罐区背后,天空被烧成赤铜色。风掠过,玉米叶子沙沙响,像无数细小的掌声。
加油站依旧渺小,像大地上一枚不起眼的图钉。但正是这枚图钉,把自己狠狠摁进鲁南的泥土里,任风吹、任雨砸,也不松手。
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销量曲线或许仍起起伏伏。可他们已经学会,把曲线当山路,把挫折当台阶;用狠劲劈山,用韧劲攀登。
于是,在这片被酷暑与寒冬轮番碾压的土地上,一朵小小的黄花,正悄悄从玉米叶腋探出头来。它不说话,却用尽全力告诉世界:只要根在,就没有突围不出去的荒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