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3日讯 4月23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闻发布会。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主任李靖,齐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冷雨嘉,市中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救援物资保障股股长丁涛和市中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应急救援队伍保障股股长朱兵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发布会上,李靖就市中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发布。
强化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市中区正在整合由3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市中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委员会拟下设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地防灭火指挥部、消防安全指挥部等7个专项指挥部和2个保障类专项小组。同时研究制定委员会及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细则,规范运转方式和工作流程,健全监测预警、灾情会商、联合值守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防减救一体化水平。
强化森林火灾防治。根据国家、省、市森林防灭火会议精神,今年3月份市中区召开了市中区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逐层逐级落实防火包保责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路有人守、责有人担”。共设置防火检查站47处,修建集中焚烧池238个,进一步加强祭祀用火、农事用火、林区施工生产用火和景区野外用火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森林火灾潜在威胁。同时,聚焦林区作业人员、林区周边群众、进山游客、林内散葬坟墓户主等重点人群,持续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活动,树牢全民森林防灭火意识。
强化汛期安全防范。市中区调整细化了区防指指挥、副指挥包抓镇(街)、重点区域防汛工作机制,明确各类防汛责任人51人,明确了各镇街防指、区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去年全区先后开展7轮汛前隐患排查,重点针对城区内涝、水库行洪、队伍建设、物资储备等情况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防汛风险隐患点89项并全部完成整改。汛期来临前全区11个镇街完成了包括河道洪水防御、城市内涝处置、人员转移安置等科目防汛演练37次,参加人员1700余人。去年汛期强降雨期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多次赴一线调研防汛工作。各镇(街),区城乡水务、应急、住建、行政执法、市政园林、公安交警、供电等部门共出动队伍93支,出动人员1195人,协同作战,密切配合,成效明显。今年,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将继续完成以下目标:一是继续加大应急队伍规范化能力建设,做到突发情况下反应快,有人用。二是继续提升救援装备建设,做到应对灾害险情时有“武器”、会使用、见成效。三是继续强化应急演练,做到在灾害风险面前,科学指挥,合理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强化冬春救助工作。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市中区积极推进2024—2025年度冬春救助申报工作。先由遭受自然灾害人员家庭提出申请,后经村居评议公示,镇街审核等程序,最终核实上报全区受灾需救助人员共548户1023人。市中区冬春救助申请获得中央救助资金指标约11.19万元,省级救助资金指标约15.56万元,共计26.7525万元。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冬春救助资金的发放工作,专门安排财政部门及时拨付,今年1月份,在春节来临前,全部资金发放到户,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
闪电新闻记者会上了解到,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将积极发挥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职能作用,统筹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持续加强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冬春救助等相关工作,不断夯实防灾减灾救灾的队伍、物资和能力基础,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